第882章 2022年的元旦(第3/3頁)

看著陷入思考的陸舟,李局長用鄭重的語氣繼續說道。

“目前美國向我們敞開了大門,邀請我們國內的航天企業參與到這個千億美元的項目中。你覺得,咱們該向他們輸出航天運力嗎?”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如果開放輸出運力的話,就意味著包括星空科技、兩大航集團等經營航天發射業務的華國企業,將參與到深空之門的建設當中。

陸舟思索了一會兒之後,忽然笑著反問了一句道。“如果華威有機會賣芯片給蘋果,你會攔著華威不讓賣嗎?”

“怎麽會?”李局長哈哈笑道,“只要他們敢買,就是我們這邊把稅退給華威,也得讓他們把這個生意給做下來。”

陸舟笑了笑說:“是啊,就怕他們不敢出錢。”

聽懂了陸舟的言外之意,李局長心領神會地點了下頭。

“我大概明白你的意思了。”

陸舟笑著點了點頭,繼續說道。

“深空之門對我們的威脅並不大,一座空間站而已,真正和我們形成競爭關系的不是他們擁有的航天器或者空間站,而是即將掌握這些力量的航天企業,或者說那些能夠將航天器送到月球,甚至是更遙遠地方的有生力量。”

“如果我們能夠從Space-X、藍色起源、波音等等這些北美企業的手中搶走發射任務,就能從長期上削弱他們的市場競爭力,並且憑借我們已經建立的成本優勢進一步擴大他們和我們之間的差距。”

自從金陵航天產業園開辟以及鵲橋號研發成功之後,華國航天產業與外層空間運輸已經實現了規模化,從地表到地月轉移軌道的成本,甚至可以和不少國家的近地軌道發射成本站在了同一個數量級上。

而這便意味著面對Space-X的投標文件,星空科技這邊可以很輕松地將報價壓低一個0,並且還有利可圖。

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便是受到貿易保護主義的阻撓,星空科技依舊能夠從美洲搶走那些原本屬於北美本土的航天企業的蛋糕。

“……如果等未來的某一天,他們在遙遠星系的殖民地,連補給線都需要我們的飛船幫忙維持,即便他們將空間站鋪到了火星上去,將移民送去了太陽系的邊陲之地,也根本不足為慮。”

心中仍然存著幾分疑慮,李局長繼續說道:“如果白宮方面也能考慮到這點,你覺得他們為什麽會要求我們進入深空之門項目?”

“為了平衡成本吧,就算他們想讓本土企業吃下全部訂單,也不可能承受供需失衡而飆升的成本,”陸舟笑了笑,繼續說道,“這是好事兒,說明他們已經開始考慮一些現實的問題了。”

在關於航天霸業的夢想,和單薄的現實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