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 沒人能夠阻止我研究什麽(第2/3頁)

理論上,生物是可以通過冷凍休眠以度過惡劣環境的,實現從過去到未來的時間跳躍的,不少極端環境下的昆蟲或多或少都會金華初類似的能力。

然而問題在於,如何讓恒溫哺乳動物也做到這一點!

研究人員在對該技術進行研究時發現,凍結和復蘇動物細胞時,存在一個明顯的危險溫區,即0~-60℃區間。

在這個期間稍有不勝,就會導致生物體的永久死亡。

如何度過危險溫區,安全抵達-120℃,便是整個技術的核心難點。

為強生制藥服務的格朗斯特教授,采用的是冷凍緩釋劑,通過將生物體麻醉之後,由特殊的緩釋劑進行浸泡,然後再啟動冷凍程序。

目前該項技術已經得到了阿爾科生命延續基金會的贊助,尤其是不少資產百億的富翁以及阿拉伯世界的王室,都對該項技術表現了相當濃厚的興趣!

絕大多數贊助者在接受采訪時都曾表示,寄希望於該技術能夠將自己送去遙遠的未來。

而根據他們的看法,在那個遙遠的年代,或許人類社會已經發達到足以消除了絕大多數疾病,並且實現了完全意義上的永生,進入了徹底意義上的烏托邦。

與此同時,一位來自沙漠的王室成員表示,他會考慮在進入休眠程序之前,將他的財富分成七分,分別交給四個不同的基金公司與三家銀行進行管理。

情況樂觀的話,當他醒來的時候,仍然可以在那個技術爆炸的年代繼續當他的富豪。

甚至於,在數個世紀的積累之下,他將成為這個世界上最有錢的幾個人之一……

如果通貨膨脹不是特別誇張的話。

當然,雖然富豪們與超人類主義者們普遍對這項技術持樂觀態度,但這項技術卻引起了不少自由主義者與社會學家的擔憂。

尤其是知名諾貝爾經濟學獎安格斯·迪頓教授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該項技術並沒有想象中的美好,頻繁地使用這項技術很有可能會加劇階層的固化。

誰都想過上更好的生活,但如果所有人都夢想著前往未來,也就不會有人去建設當下了。

尤其是當這些夢想著前往未來的百分之三的人,掌握著這個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七的社會資源與財富時,由此而帶來的問題將不僅僅只是階級固化那麽簡單,甚至有可能將全球經濟推向逆增長的車道,最終讓全球社會走向反烏托邦的結局……

這位安格斯·迪頓教授於2015年因“在消費、貧窮與福利方面的研究貢獻”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是一位擅長運用數學工具建立經濟學模型的大師,目前在普林斯頓大學經濟系擔任講座教授,是一位傑出的微觀經學家。

他的這番言論聽起來或許有些危言聳聽,但由於這位安格斯·迪頓教授本人在學術領域的聲譽,由此引發了不少有識之士的注意。

北美本土的人類解放組織,甚至在白宮門口安排了一場遊行活動,呼籲立法禁止該項研究,就像禁止克隆人一樣……

當然,對於把示威當成吃飯喝水賺外快那般尋常的北美人民來說,所謂的抗議可能並沒有什麽實質上的意義就是了。

尤其是在整個上流社會都眼饞著項技術的情況下……

與此同時,遠在金陵高等研究院的陸舟,同樣從最新一期的《Nature》上看到了格朗斯特教授的那篇被設置了highlight的文章。

當他將文章看到了最後,忍不住輕聲感慨了一句。

“上次在報紙上看到相關的報道時,強生制藥還表示相關的技術還在技術論證階段,沒想到這才幾個月,他們連臨床試驗都做完了。”

坐在辦公室的沙發上喝茶,擡頭看向陸舟這邊的楊旭笑著說了句。

“看來他們捂的還挺嚴實的。”

“是的,不過現在看來他們這麽做確實是有必要的,至少免去了一大堆麻煩,”放下了手中的《Nature》,陸舟沉思了一會兒,看向坐在沙發上喝茶的楊旭開口問道,“恒銳制藥那邊怎麽回答?”

楊旭:“他們對我們的提議很感興趣,也認同人體冷凍技術在不遠的未來會大有可為……不過,他們同時也對該項目的風險表示了不小的疑慮。”

陸舟笑著問:“他們擔心做不出來?”

楊旭搖了搖頭“那倒不是,他們的擔心是來自政策面。”

陸舟皺了下眉毛問:“政策面?”

“是的,”放下了手中的茶杯,楊旭看著陸舟繼續說道,“現在國際上關於人體冷凍休眠的研究態度還很曖昧,不只是學術界爭論不斷,民間組織也在瞎湊熱鬧,估計還有的鬧騰。恒銳制藥那邊擔心,我國會出於外交因素和國際形象考慮,禁止該類技術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