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拆卸殘骸三號(第2/2頁)

即,將電離室單獨拿了出來,然後將發射等離子體的噴口設計成一個個霍爾推進單元,集成在電離室的後方。

通過加熱以及施加電壓的方式,電離室對完成氣化的推進劑進行電離,另其在體積膨脹的同時形成高溫等離子體,與此同時被送入連接在電離室後方的“霍爾推進單元”,也就是那一個個長得和錐形瓶差不多的噴口。

通過特殊的設計,這些霍爾推進單元能夠更高效地處理電離室內的高溫等離子體,並將它們噴出引擎之外。

與此同時,集成在尾部整流環上的中xing器(這屏蔽詞我服了)對噴出的等離子體羽流進行中和,防止噴射的等離子體被吸回電離室內……

理論上,只要電能輸出足夠大,等離子體射的足夠快,在達到超導磁體的臨界電流、電離室壓力與溫度突破閾值之前,引擎的功率都是可以無限提升的。

根據那些導管的裂紋方向,陸舟甚至可以推測,在被“擊毀”之前,飛船的駕駛員大概還進行了某種危險地規避操作,使引擎的功率處在了過載負荷之下,並且保持了一段時間。

看著那一根根被壓扁的導管,陸舟陷入了沉思。

總感覺這系統背後的秘密,似乎越來越不得了了……

確定了這台引擎的對外做功部件,剩下的工作就容易了起來,通過對小艾拍攝到的畫面進行比對,陸舟很快找到了這台引擎的“燃料箱”——也就是儲存工質的位置。

不過,問題緊接著又來了,電從哪裏來?

不管霍爾推進器如何設計,每千瓦提供的推力都算不上太高,哪怕這個高等文明將等離子體羽流的噴射速度做到了一個相當誇張的量級,使得它的推力突破了μN、mN,甚至最終達到N的量級,要讓100噸以上的飛船達到至少1G的加速度,這其中需要的電能也是一個相當恐怖的數字。

至少,電能的輸出也得達到MW的量級才行。

如此龐大的耗電,顯然不是一般電池能夠承受的。

至少什麽鋰硫電池是肯定沒戲的。

推測儲能單元應該與儲存工質的燃料箱距離不遠,看著連接燃料箱與溫度交換器之間的圓弧形雙層結構,陸舟總覺得這玩意兒和什麽東西有些神似,卻又想不起來在哪裏見過。

然而就在這時,一個瘋狂且不切實際的念頭,忽然從他的腦子裏冒了出來。

難道是……

核聚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