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選址田灣(第2/3頁)

那個人?

哪個人?

雖然肖樂很想這麽問,但見老人沒有任何解答他關於這座研究所相關疑問的打算,於是默默閉上了嘴。

四處打量了下,他問了個無關緊要的問題。

“這麽多人,保密的問題怎麽解決?”

聽到這個問題,一直面無表情的老人,忽然呵呵笑了笑。

“小夥子,你知道你太爺爺叫什麽嗎?”

“……不知道。”

誰沒事兒記這東西。

肖樂在心中吐槽了句。

老人指了指身後不遠,先前開捷達送他過來的那個司機。

“想知道,你可以問他。”

……

核電站的選址要求非常高。

根據國際上通行的選址原則,地質、地表、氣象、水文、環保、土建、運輸、電站工藝、電網、社會等因素都必須嚴格考慮。

首先在地理上,廠址深部必須沒有斷裂帶通過,而且要求核電站數千米範圍內沒有活動斷裂。附近100公裏海域、50公裏內陸,可考歷史上沒有發生過6級以上地震。

其次還有交通運輸。

整個反應堆在設計上比裂變堆要復雜數倍,體積也要更加的龐大,涉及到的各個組件不可能在蘇省當地完成生產,只能在各地生產之後運到廠址所在地進行組裝。

綜合考慮以上這些因素,整個蘇省能夠滿足這一條件的地方並不多。

經過專家會議的討論,以及與省政府的協商,STAR—2示範堆的選址最終被定在海洲田灣——田灣核電站的附近。

一來這裏有現成的資源可以利用,田灣核電站為三期工程預留的廠址正好可以作為示範堆的實驗廠。二來是這裏工程師都是核電領域的專家,擁有著豐富的經驗,在示範堆的設計以及具體的工程問題上也能幫上不少忙。

至於安保的問題,這個根本無需陸舟操心。

就在完成示範堆選址的同時,一支團級作戰單位已經抵達了該區域,並且完成了部署。

另一邊,在完成了工程選址之後,陸舟也隨後馬不停蹄地趕到了現場,與核工業集團的工程師們對施工現場展開了實地考察,並且就示範堆的設計交換了意見。

與此同時,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這裏已經集結了來自各大研究機構上千名研究人員以及相關領域的工程師。

為了確保這項工程能夠順利進行,國家基本上已經滿足了陸舟提出的一切條件。

要錢給錢,要人給人。

“人我帶來了。”帶著肖樂走進了實驗室,那個老人將簡歷放在了桌子上。

陸舟向他點了點頭。

“辛苦你了。”

老人擺了擺手。

“這點小事兒謝個啥。你們忙,我先走了。”

在離開辦公室的時候,老人順手帶上了門。

看著一臉緊張的肖樂,陸舟笑了笑說道。

“放輕松點,別這麽緊張,我找你過來只是想問你幾個問題。”

肖樂幹笑了一聲道:“見到偶像了,能不緊張嗎?”

偶像?

聽到這句話,陸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小夥子挺有眼力的。

他也認為,自己的顏值有當偶像的潛力。

不過……

在這裏,顯然不是插科打諢的時候。

輕咳了一聲,收斂了說笑的表情,陸舟開口詢問道:“我聽物質研究所那邊說過,你在通用原子能公司的DIII—D實驗室訪學過?”

“是的……”似乎是覺得自己回答的太簡單,顯得不夠尊重,肖樂又趕緊補充了句,“我從剛讀博那會兒就跟李教授過去了,在那邊訪學了四年,是所裏在那邊待的時間最久的。”

陸舟笑了笑說:“我知道,所以才讓你過來。”

說到這裏,他停頓了片刻,然後繼續說道。

“既然你在那裏呆了四年的話,我相信你對那邊的情況應該還是了解不少的。關於他們的加熱技術,我想了解下,他們現在主要研究的是哪個方向?研究到哪一步了?”

聽到陸舟問起了自己熟悉的領域,肖樂立刻回答道:“他們正在研究的主要是離子回旋共振加熱方向,目前……”

認真聽著肖樂的說明,陸舟食指摩擦著下巴,時不時地點了點頭。

必須得承認的是,DIII—D的加熱技術和等離子體診斷技術很強。

後者已經被He—3原子探針技術取代,暫時無需考慮。

至於前者,雖然不是關鍵性的重要,但依舊值得重視。

畢竟示範堆與實驗堆不同,後者可以將就,但前者將就不得。

任何技術細節上的不足,最終都會反映在能源輸出的效率上。

更何況,通過這些細節上的問題,再結合他自己對可控核聚變研究的經驗,他也能夠大致推斷出通用原子能公司在可控核聚變的研究上已經走到了哪一步,距離示範堆還有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