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實驗的成功率(第2/2頁)

一般而言,除了自己制備之外,實驗需要用到的藥品或者試劑也可以從其它研究所或者企業那裏買到。

不過SG—1材料是先前MRS秋會上才公布的新技術,雖然相關的論文和實驗報告很多數據庫裏都能看到,但有能力做出來的實驗室卻沒有多少。

從氧化石墨烯的制備開始,每一步都很關鍵。

以錢忠明采用的Hummers法來說,光是加入高錳酸鉀的步驟,便分為低溫、中溫、高溫三個反應階段。

在分次加入高錳酸鉀的時候,反應溫度為20攝氏度左右,攪拌大概半個小時。

接著將溫度升至35攝氏度,還要繼續攪拌半個小時。

然後將反應物倒入一定量的去離子水中,使溶液變為亮黃色,放入98度的水浴中加熱攪拌半個小時。最後抽濾酸洗,水洗至中性後幹燥。

如果一切順利,得到的應該是淺紅棕色的樣品。

如果一切不順利,得到什麽樣的玩意兒都是有可能的。

很多時候,考驗一名研究人員的實驗動手能力的地方,正是這些細節上的問題。

如果不注意這些細節,即便是拿著同一份實驗報告,也有可能做出截然不同的兩種東西來。

換句話說,如果能夠把握好這些細節,那麽即便成為不了一名出色的研究員,也一定可以成為一名優秀的科研狗。

對於侯進力而言,這些操作沒什麽難度。

在科大當了一年的科研狗,類似的實驗他已經做了無數次,整套操作流程行雲流水,一氣呵成,看的旁邊的於俊達眼睛都直了。

雖然也是985高校的科研狗,但很不幸的是,他剛好是負責寫論文的那個……

完成了氧化石墨烯的制備,侯進力沒有絲毫掉以輕心。

接下來,他還要按照實驗報告上的方法,通過N型摻雜等方式,對氧化石墨烯進行修飾。

可以說,接下來的這些步驟,才是決定成功的關鍵。

然而不幸的是,雖然實驗報告已經寫得很清楚了,他也很認真地在還原著實驗報告上的操作,但事情的發展卻並不如他想象中的那樣順利。

最終出現在兩人面前的,是一團黑色的粉末。

意識到實驗失敗,於俊達的表情有些尷尬。

“……這玩意兒還能搶救下嗎?”

侯進力也是一臉的尷尬:“大概不行吧。”

實驗本身就有成功率這種說法,一次錯誤其實也不算什麽。

只不過,這一上午的努力,就完全泡湯了……

嘆了口氣,侯進力將樣品裝進了小塑料袋。

在走向廢料桶的路上,他隨手捏了捏那黑不溜秋的樣品。

原本他以為這玩意兒一搓就成灰了,結果那些形狀不規則的顆粒卻並沒有碎掉。

發現了這不尋常的地方,侯進力停住腳步,端詳著手中的小塑料袋,微微皺了皺眉頭。

這玩意兒好像……

還挺結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