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三個字的回答(第2/2頁)

在PPT中,盛教授展示了相關的技術細節,並且將圖片上的數據快速過了一遍。

在最後的最後,他雙手撐在桌子上,用肯定的語氣說道。

“我們必須重視這個問題。我們對於仿星器的研究起步太晚,但如果一直不重視,我們會一直晚下去。”

這時候,一名研究員提出了反對的意見。

“然而即便如此,托卡馬克在工程上更加簡潔,且依舊是國際核聚變能研究方向的主流。”

盛教授點了點頭,據理力爭道。

“我知道,托卡馬克依然是主流,但這並不代表著它就一定正確。在這項技術誕生之前,任何可能性都是應該被考慮的!”

這時候,又一位研究員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托卡馬克的技術難點是在對等離子體的約束上吧?為什麽不請陸教授幫我們也設計一套控制方案?”

盛教授搖了搖頭:“托卡馬克在對等離子體的約束上,難度要比仿星器高不止一個量級。即便理論上這樣的控制方案存在,也很難有與之匹配的硬件可以運行。”

那研究員繼續道:“你不讓他試試怎麽知道不行?”

盛教授煩了:“那你為什麽不自己給他去寫信?”

被這句話給嗆住了,那研究員訕訕一笑,不再說話。

讓諾獎大佬給自己做事,他還沒那麽大面子。

因為時間關系,會議進入中場休息。

走到了走廊上,回憶著先前盛教授在匯報工作中說的那些話,潘院士點了一根煙。

“我隱隱感覺,托卡馬克這條路可能走不通了。”

相比起媒體對EAST系統的每一次成果的歡呼雀躍,真正從事於這一領域工作的潘院士,則是相對要謹慎的多。

因為很多東西,在外行看來或許是一件激動人心的事情,但對於內行而言,甚至連階段性的成果都算不上。

站在潘院士的旁邊,鄭高明教授問道,“為什麽這麽說?”

“沒有特別的理由,”潘院士只是搖了搖頭,彈了彈夾在指頭上的煙頭,“只是一種直覺。”

就在這時候,他兜裏的手機響了起來。

掐滅了煙頭,潘院士伸手摸出了手機,湊到了耳邊。

“喂?”

在沉默中傾聽了好一會兒,潘院士一直沒有開口說話,只是在最後點了點頭。

“好,我知道了。”

一直在觀察著潘院士臉上的表情,鄭高明有些琢磨不透,不由試探著開口問道。

“……什麽事兒?”

將手機塞回了兜裏,潘院士看向了鄭教授。

“我們剛在會上聊的那個人,現在正在上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