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來自馬普學會的感謝信?(第2/2頁)

然而當那些感興趣的人看完了論文,並且真正讀懂了其中的內涵之後,立刻被其中所運用到的數學方法給震撼了。

就像半個世紀前羅伯特·克拉裏南(Robert·Kraichnan)運用量子場論方法對滿足Navier—Stokes方程的湍流脈動場能量方程進行統計封閉研究時,完成了迄今為止唯一自洽的基於動量守恒第一原理的脈動結構能譜方程(DIA理論),從而創造了“現代湍流分析理論”一樣。

陸舟的工作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與他類似的,甚至在程度上更進一步。

而在此之前,從來沒有人想過,湍流問題還能這麽解!

論文刊登之後,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裏,便在學術界引發了相當程度的轟動。

在最新一期的《物理評論快報》(PRL)上,國際著名等離子體物理專家,德國達姆工業大學核物理與科學學院前院長迪特·霍夫曼(Dieter·Hoffmann)教授受邀撰寫了一篇評論性文章,表達了自己對這篇引起業界震動的論文的看法。

“……他在建立數學模型時運用到思路很獨特,但運用到的理論工具並非什麽創新性的東西,畢竟早數個月之前,他所創造的L流形便已經刊登在《數學年刊》上,並且在後來被用於研究NS方程的解。”

“一般情況下而言,將數學方法推廣到物理領域是物理學家的工作。而當一項可靠的工具誕生之後,被用於正確的地方也只是時間問題。”

“如果沒有這篇論文的話,五年或者十年之內,大概也會出現類似的方法。而同樣的一幕,也本應該發生在五年,或者是十年之後。”

“只是現在,他告訴了我們,並且將這一切提前了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