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眾望所歸(第2/2頁)

無論如何,首位華國籍菲爾茨獎學者依舊誕生了。

即便這份榮耀不是由他帶回……

看著台上的四位菲獎得主,張瑋忽然開口說道:“24歲的時候你在幹什麽?”

許辰陽微微愣了下:“在普林斯頓讀博,還能幹什麽?”

“那一年我也剛到哥倫比亞大學……”說到這裏,張瑋忽然停住了話頭,搖了搖頭,語氣帶上了一絲釋懷,“輸的不冤。”

……

頒獎之後。

四位獲獎人坐在了一起。

坐在陸舟的旁邊,彼得·舒爾茨趁著攝像頭沒對著這邊,戳了下他的胳膊,向他擠了擠眉毛。

“嗨,咱們又見面了。”

陸舟笑了笑:“是啊,好久不見。”

兩人最初認識是在15年的美國數學家大會上,而且說來也挺巧的,當時兩人也是同樣站在頒獎台上。

只不過一個領的是柯爾數論獎,一個是柯爾代數獎。

在那之後,因為學術上的交流,兩人一直有過郵件的往來。

上次去德國的時候,陸舟原本就打算到波恩大學拜訪他的,結果不巧地趕上他外出訪問交流,於是便沒有去成。

舒爾茨笑著說道:“恭喜你,最年輕的菲爾茨獎得主,你把讓—皮埃爾·塞爾的記錄幾乎刷新了一屆大會的時間。”

陸舟笑著說:“謝謝,也恭喜你!”

這個記錄原本舒爾茨也是有機會打破的,因為“完美空間”的理論誕生於他22歲那年,而次年正好是2010年國際數學家大會。

然而遺憾的是,雖然當時的“完美空間”並沒有得到代數幾何學界的普遍認可,僅僅只是幫他拿到了博士學位。

舒爾茨:“NS方程已經被你搞定了,接下來呢?你打算研究哪個方向?”

陸舟想了想,簡單地回答道:“關於L流形在等離子體物理問題上的小應用。”

“依然是偏微分方程的研究嗎?”舒爾茨嘆了口氣,做了個無奈地表情,“說真的,你就不打算考慮下代數幾何這個方向嗎?”

代數幾何是純粹數學中主流方向之一,而且單就影響力而言,說是最主流的方向也不為過。然而讓很多人遺憾的是,出身於格羅滕迪克學派的陸教授,似乎唯獨對祖師爺的研究方向並不感興趣。

陸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已經有這麽多天才在從事這方面的研究了,也不差我一個吧。”

舒爾茨笑了笑說:“你聽說過一個傳言嗎?”

陸舟:“什麽傳言?”

不知道是在模仿誰的口吻,舒爾茨用開玩笑的語氣繼續說道:“如果你在研究中碰到了什麽解決不了的問題,其中一個辦法就是讓陸教授對它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