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酸的牙都快掉了(第2/2頁)

“可是王教授那邊……”李學松有些猶豫。

長江學者,那邊也不好得罪啊。把別人說的原話都給改了,太過分了吧?

“你不用管,”蔡總編板著臉說道,“我讓你回去改,你就回去改,到時候采訪登了報,他只會謝咱們。”

“是……”李學松戰戰兢兢地點頭,拿著采訪稿走掉了。

經過一番刪刪改改,最終的報道終於出來了。

然而王教授先前說過的那番話,卻是被改的完全變了樣。

那句“難堪重任”變成了“棟梁之才”,“缺乏大局觀的科研將才”也被改成了“敢作敢為的科研帥才”……

總之所有負面的評價,以及王教授一時口嗨說的內容,都被李學松硬著頭皮朝著相反的方向改了。

有意見?

完全沒有。

也不可能有。

正如蔡總編說的那樣,在看到這篇報道之後,王海峰教授非但沒有氣的吹胡子瞪眼睛,反而松了口氣,懸在心裏的大石頭總算是落了下來。

當初他是真的以為斯坦利教授的那個籠狀碳分子,是真的解決了鋰硫電池的正極材料問題。結果誰特麽想的到,工業界並沒有采用斯坦利教授的方案,反倒是讓後發制人的陸舟後來居上了。

這還不算完,那個霍爾夫獎章,更是讓他的臉都紫了。

趕上高層即將出訪德國這個關鍵的時間點,這個並不具備政治意義的獎章都被染上了政治色彩,沒準就被官媒當成華德友誼的典範進行宣傳了。

這時候找槍口撞上去,不是給自己找不自在嗎?

他早就想想打電話給《科學報》的領導,讓那邊把他的采訪給拿掉了,只是拉不下面子而已。

不過慶幸歸慶幸,看著這篇報道,王海峰的心裏還是有些不是滋味兒。

然而除了在旁邊酸著之外,他什麽也做不了。

畢竟,他的那些成果,可沒資格評什麽霍爾夫獎章。

“還有望諾貝爾獎?”看著《科學報》上的評論,王海峰不屑地嗤笑了一聲,將報紙折了個對,撕成兩半扔進廢紙簍。

仿佛光是這樣還不夠,隔了老半天,他的嘴裏又蹦出來一句酸不溜秋的話來。

“癩蛤蟆也想吃天鵝肉,做你特麽的青天白日夢去吧。”

坐在隔壁辦公桌,正在刷著文獻的博士生渾身打了個機靈。

導師的是非不是他能評價的。

但這撲面而來的酸味兒,酸的他牙都快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