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完善理論(第2/2頁)

而現在陸舟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趕在月底之前,完善自己的理論。

……

完善理論,這說起來似乎很簡單,但實際做起來卻並沒有那麽容易。

如果要將這個物理問題轉化成數學問題,一個很關鍵的地方就是,他必須用數學的方法證明——當樣本的情況足夠多時,出現在750GeV能區的凸起,一定會形成一個特征峰。

聽起來這似乎只是一個統計學上的問題,但在樣本缺乏的情況下,想單純的運用統計學的工具去解決這個問題,幾乎是不可能的。

他需要更多的證據。

然後再從這些證據中去分析新的結論。

“……這是12年至13年LHC尋找希格斯粒子時ATLAS、CMS探測器上收集到的實驗數據,不過你應該知道,希格斯粒子只有125GeV,我們在尋找這東西的時候並沒有將碰撞能量做的那麽大。”

辦公室裏,格雷爾教授將U盤扔到了陸舟手上。

接過了U盤,陸舟誠懇說道:“沒事,已經很感謝了!”

思來想去,他能拜托的似乎也只有這位了。

雖然兩人認識沒多久,但這位格雷爾教授和他在性格上意外的合得來。雖然並不看好陸舟研究的內容,但這位教授並沒有勸阻他,反而幫助他收集了不少有價值的數據。

雖然這些文件並不是什麽機密內容,但也沒完全公開面向大眾。在CERN內部沒有一個認識的人的話,以一個實習生的身份想搞到這些數據,確實不太容易。

格雷爾教授笑了笑說:“不客氣,小事一樁,說起來你的研究有進展了嗎?”

陸舟點頭道:“已經有一點了。”

格雷爾教授提醒道:“如果你想要用強子對撞機的話,我的建議是找一個在理論物理學界足夠份量的人合作,而不是閉門造車。畢竟,無論你的理論做到何種程度,最終還是得由LHC的數據做支撐。”

陸舟:“我正是這麽打算的,不過在此之前,我想把自己的理論做的稍微靠譜一點。”

格雷爾教授問:“有合適的目標了嗎?”

陸舟搖了搖頭:“暫時還沒有……”

他準備等理論準備的稍微完善一點,到時候拿著論文,用廣撒網的方法一個一個去試。比如,在某個大佬的講座上蹲點,等到講座結束後再拿著論文找上去。

如果這樣都不行,那他也沒辦法了。

格雷爾教授想了想,隨口問道:“需要我給你推薦一位嗎?”

陸舟微微愣了下,立刻說道:“當然需要!您有什麽好的建議嗎?”

看到陸舟急切的樣子,格雷爾教授笑了笑,說道:“弗蘭克·維爾澤克,04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在我認識所有人中,他大概是最好說話的。如果你能說服他,說不定有點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