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向成功人士取經(第2/3頁)

楊女士想了想,繼續說道:“站在一個投資人的角度,我可以告訴你一個很基本的邏輯,一個優質的投資項目,一定是比行業標準要求N+1。”

“N+1?”

“沒錯,這個1,就是你的創新點。”楊女士點了點頭,繼續說道,“當然僅僅是這樣還是不夠。投資者永遠是看碟下菜,能展現你項目比起同行業其他項目創新點,只是意味著你的項目,能進入投資者的菜單的資本。”

停頓了片刻,楊女士繼續說道。

“講行業分析,講市場前景,別去談那些和自己毫不相關的市場份額,人傻錢多的時代早就過去了,現在想要融資,那就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你必須用盡可能簡短的語言,讓投資者看清楚項目的閃光點,也就是那個1的部分。”

呃,感覺好麻煩的樣子。

不過陸舟還是很認真地聽著。

這些寶貴的經驗,都是他在課堂上學不到的。

“講明白了1的部分,再然後就是產品分析。比如我是一名投資者,你必須清楚告訴我,你的用戶群在哪,用戶有多少,又有多少競爭對手,你比你的競爭對手強在哪。以及最根本的,你的項目準備通過什麽手段,最終實現盈利。”

說這話的時候,楊丹蕓看著陸舟的眼睛。

那極具穿透力的視線,讓陸舟呼吸停止了半秒鐘。

不過很快,那壓力便散去了。

抿了口鮮美的魚湯,楊女士輕輕放下勺子,用平靜的口吻說道:“看來你並沒有考慮過這些。”

陸舟沉默了一會兒,點了點頭。

其實這個項目本來就是他練手做的,如果不是莫名其妙被頂上了熱搜,甚至都不會有人知道有這款軟件,也不會被軟件院的張主任看好,更不會半推半就地被魯主任慫恿地搞了現在這個“校園火車有限公司”,並拿到了那五十萬元創業貸款……

後來他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數學建模大賽和系統的任務上,軟件的運營幾乎被擱置到了一邊。再加上返校季一過,用戶活躍度徹底歇菜了,也就十一的時候動彈了兩下,十一過了繼續挺屍,和一探死水一樣。

所以,圍脖上的那群吃瓜群眾,嘲笑他APP做涼了,雖然聽著刺耳,卻也不是毫無道理。至今為止找上門來的都是獵頭而不是風投,想來便是有這層原因……

“其實我在聽完你的項目描述之後就想問你,既然你的用戶群是學生,你為什麽只做火車票?一個學生一年能買幾次火車票?用戶粘性又有多少?如果以後像是支付寶或者QQ之類的軟件,直接內置一個訂票系統作為子功能,你覺得用戶還有什麽理由在手機裏留著一個訂票APP?定時刷票?組隊?對於移動通訊平台來說,借鑒難度並不算大,而且他們能用你的創意做的比你更好。”

不愧是久經商場的女強人,看問題簡直是一針見血,幾句話就把他給問住了……

陸舟忽然覺得,自己似乎有些太小看互聯網了。

停頓了片刻,楊女士繼續說道:“當然,你的項目還是有閃光點的,至少比大多數只會做PPT,拿著半成品就出來幻想被風投相中的創業者強。”

“如果你對管理公司不感興趣,也可以選擇雇傭職業經理,不過我不推薦這樣做。對於一個還在孵化階段的公司而言,沒有人比創業者自己更懂如何經營自己的項目。而且願意在你這種看不到明天的公司上班的職業經理,要麽腦子進水,要麽動機不純。”

說這話的時候,楊女士可以說毫不客氣了。

不過陸舟倒是沒有覺得難堪,畢竟自己這個空殼一樣的公司到底是個什麽情況,他心裏還是有點AC數的。

陸舟想了想,認真問道:“那您有什麽好的建議嗎?”

“一個人的能力和精力始終都是有限的,既然如此,為什麽不找幾個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這個項目?”楊女士淡淡地說道,“你們金陵大學也有不少搞科研的教授,在外面都有開自己的公司,就我知道的那位,做的好像是材料研究,現在都已經做到上市了。搞科研和賺錢其實並不沖突,關鍵只在於你對自己的定位是什麽,如何在自己擅長和不擅長的地方找到一個平衡。”

沉默了許久,陸舟點了點頭:“我會認真考慮您的建議。”

這番談話,對他來說可以說是受益匪淺。

至少現在,該如何去做,他心裏已經隱約有個數了。

楊女士莞爾一笑,贊許地點了點頭。

看著和母親談話的陸舟,插不上話的韓夢琪,心中不知為何有些小小的不爽,悶悶不樂地在旁邊小聲嘀咕了句:“就不能別在吃飯的時候討論工作上的事嗎?”

女兒的話讓楊女士愣了下,隨即陷入了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