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國賽開幕!(第2/2頁)

當然,這也是陸舟在心裏對A題有把握的情況下,才做出的選擇。

王曉東面無表情地點了點頭,自然也明白陸舟最後一句話的意思。

“那行,建模就交給你了。”

“包在我身上。”

眼神交流,兩個學霸已經達成共識。

林雨湘一臉懵逼地看著兩個已經達成共識的隊友,不由弱弱地問:“那個……有什麽我能幫上忙的地方嗎?”

王曉東露出一個他自認為很溫柔的笑容說,剛準備帥氣地來一句“交給我就行了”,然而還沒等他在那張面癱臉上醞釀出感情,正埋頭在A4紙上筆算草稿的陸舟,便頭也不擡,毫不客氣地說道:“帶飯,送水,拜托你了。”

建模、編程、論文都不缺人了,就缺個跑腿的了。

別以為躺贏就是那麽好躺的,不讓這家夥幹點活兒,陸舟心裏不平衡。

王曉東:“……”

林雨湘倒也沒怨言,很有幹勁地點頭:“嗯嗯,包在我身上了!”

數學建模和論文寫作由一個人完成的好處就是,很多需要兩個人進行交流才能完成的工作,可以由一個人完成,不存在隊友配合默契和表達理解能力之類的問題。

同時,在建模論文一把抓的情況下,作為隊長的陸舟可以準確地對負責編程這一環節的王曉東下達命令。

如此一來,隊員之間幾乎不會產生意見分歧!

越過題幹信息,問題一共有三個:

(1)確定著陸準備軌道近月點和遠月點的位置,以及嫦娥三號相應速度的大小與方向。

(2)確定嫦娥三號的著陸軌道和在6個階段的最優控制策略。

(3)對於你們設計的著陸軌道和控制策略做相應的誤差分析和敏感性分析。

“摘要部分是對全文的總結,這一部分可以放於整篇文章都寫完後完成。重點是問題重述之後的問題分析,涉及到整個建模的全部思路,整篇論文的靈魂就在這裏。”咬著圓珠筆,陸舟手指敲打鍵盤,將論文的大綱編寫出來,然後開始根據先前筆算的草稿,開始給他的論文定義最關鍵的靈魂。

【問題一,為了得到著陸準備準備軌道近月點和遠月點的位置,以及嫦娥三號相應速度的大小與方向,首先運用力學知識結合已知條件進行計算。利用極限思維,將嫦娥三號主減速階段的運動分割成無限個勻變速直線運動。利用Matlab軟件設計程序,對主減速階段進行叠代運算……】

【問題二,為了確保嫦娥三號的著陸軌道和在6個階段的最優控制策略,必須以燃料消耗最小為目標,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運用問題一得到的參數,利用Matlab軟件識別數字高程圖中障礙物的算法,實現對障礙物的識別和著陸點的定位,並通過建立模型模擬最優著陸軌道……】

【分析問題二中設計的著陸軌道控制策略的誤差,首先要盡可能列舉出所有可能導致誤差產生的因素,對其進行分析……】

進入狀態的陸舟,全身心高度集中在了眼前的課題上。

當完成了對問題分析的瞬間,他只覺得自己的大腦無比清醒,甚至於對整個論文的行文思路已經在腦海中形成了一個大致的框架。

剩下的工作,便是將這份大綱,翻譯成數學的語言……

對於大多數隊伍而言,論文一般是放在建模和編程完成之後,但對於陸舟來說,兩者卻是可以同步進行的!

這將成為他們隊伍的最大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