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招攬百姓(第2/2頁)

這可比官府正常組織的運河修建工程,那種修一段死傷一片的情況,要好得太多了。

吳國公只派出了三支萬人建設兵團,便在之後短短一月時間裏,便輕松將淮河到長江一段運河修建完成,灌水之後的通航能力相當強勁。

這樣的運河修建速度並不算迅速,卻也在楊廣和朝堂規定的時間內完成。

最叫淮南和江北一帶官民感興趣的是,短短一月時間內,緊急修建一條長達四百來裏的運河,竟然沒有多少人員傷亡出現,這很不可思議。

難怪吳國公會上書攬下修建這一段運河工程,起碼由他手下的生產建設兵團出手,不僅能在規定時間完成任務,而且還沒出現北地修建運河那種丁壯勞役大面積傷亡的現象。

就沖這一點,淮南和江北這一片地方官府,撥付錢糧的時候一點都不心疼,他們心中甚至起了某個念頭,巴不得以後有什麽大工程,都讓吳國公手下的生產建設兵團解決。

他們都被吳國公的高風亮節感動了,只有象王世充這樣的有心人,才會驚訝發現,吳國公派來的三支萬人規模生產建設兵團修建運河速度極快不假,可他們暗地裏也不是沒做手腳。

比如,鼓動地方百姓遷移到吳國公領地,理由也是相當強大,以後要是想要逃過官府連綿不絕的瘋狂勞役,最好還是早早遷移到吳國公領地。

期間,有不少走街串巷在各個村子間奔走的貨郎,還有酒肆茶館的說書人,將北地修建長城,修建運河,修建宮室還有修建直道的事兒,編成故事詳細講述給淮南和江北之地的百姓聽。

百姓一聽嚇得夠戧,他們可沒有楊廣的驕橫自大,也不知曉那些工程對大隋的重要程度,就知曉短短四五年光景,整個北地被禍害得極慘,死去的丁壯百姓超過三百萬。

三百萬啊!

這樣的驚人數字一處,立時便在淮南和江北之地民間掀起驚濤駭浪。

淮南和江北之地百姓都十分慶幸,幸好有吳國公幫他們擔下了修建運河的勞役,不然就以北地丁壯的恐怖傷亡比例,他們要是被征調修建運河的話,起碼也得死上一半人受。

那可是涉及到數十萬家庭的生死大事,可把逃過一劫的淮南和江北之地百姓嚇得夠戧。

這時候,無論是走街串巷的小販,還是在酒館茶肆說書的說書人,都向被驚住的百姓提出了遷移至長江以南吳國公領地的建議。

不說那裏經濟發達百姓生活富足,單單能夠避開朝廷的征調勞役,那就是了不得的好處啊。

這不,隨著運河修建工程結束,三支萬人規模的生產建設兵團依次離開,可王世充卻驚訝發現,跟在撤離隊伍後面的百姓數量,一點都不比那三支萬人規模的生產技術暖和兵團差,甚至猶有過之。

吳國公領地也是早有準備,第一時間派出數量足夠的渡船,一時間長江水面熱鬧非凡,幾乎到處都是裝滿了人的船只過江。

對於這樣的情況,淮南和江北之地的地方官員,不管有沒有察覺都沒當回事,不過就是數萬百姓遷移罷了,值當什麽?

只有王世充才隱約察覺其中不對,吳國公這是在刻意招攬百姓不成?

可是,只有區區數萬百姓,對於眼下人口超過六百萬的吳國領地而言,根本就算不得什麽好吧?

不過,之後發生的事情,很快就解開了王世充心中的疑惑,讓他對吳國公的手段敬佩不已,同時更加堅定了要早早離開江都這個安穩之地的想法。

吳國公麾下宣傳隊的威力相當驚人,他們在淮南和江北一帶,只是忽悠了數萬百姓,拖家帶口跟隨已經完成了工作的生產建設兵團返回領地。

可等消息擴散至淮北一帶,剛剛才因為修建通濟渠被狠狠禍害了一把,數十萬淮北百姓家庭家家掛白帆。

心中對朝廷多有失望和恐懼的百姓,聽聞消息後立即轟動。

緊接著就是成百上千的百姓,打定主意拖家帶口不辭辛苦投奔長江以南的吳國公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