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戴弗斯到埃及

戴弗斯在此停留了兩天,接見了美塞尼亞議事會的成員和少數美塞尼亞公民,引起了整個領地民眾的轟動。而臨近的斯巴達、阿卡狄亞聯盟、愛利斯、阿哥斯、科林斯等城邦高層也紛紛趕來謁見,致使戴弗斯又多停留了兩天。

五天之後,戴弗斯拜別歡送的伯羅奔尼撒民眾,船隊向東南方航行,途徑克裏特島,補充了充足的食水之後,徑直向南航行。

接下來的這段長達500多裏的遠海航程稍微有些風險,但這些年在戴奧尼亞神聖王國的主導下,它已經成為西地中海、希臘本土與昔蘭尼加、埃及往來的最繁華的航路之一(另一條航路就是通過西西裏島到迦太基,再沿著阿非利加海岸前往埃及,由於去年在阿非利加海域發生風暴,摧毀了埃及使者代表團的船隊,戴奧尼亞船隊為了國王的安全,而選擇了這條航路)。

船隊順風順水,沒有遭遇到任何麻煩,順利抵達了昔蘭尼加海岸。

雖然昔蘭尼加曾經被世人稱作是斯巴達的子邦的子邦,但戴奧尼亞與昔蘭尼加早在狄奧尼修斯跨海遠征戴奧尼亞時期就建立起友好關系,並且這種友好關系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不斷的加固,當然昔蘭尼加也很自覺的由最初雙方的平等地位轉化為小邦侍大國的恭敬態度。

由於從去年開始已經有好幾波戴奧尼亞軍隊途經昔蘭尼加,昔蘭尼加人並不感到驚慌,甚至還頗有些習以為常,但當戴奧尼亞軍隊的使者告知昔蘭尼加高層“戴弗斯國王就在軍中”時,這些個昔蘭尼加的寡頭們急忙讓人準備豐厚的金銀和軍糧物資,然後趕去港口邊的臨時營地拜望。

戴弗斯耐心的和他們進行友好的交談,並且在談話中明確表示:戴奧尼亞在同波斯交戰期間,也將全力保證埃及的政局穩定。

對於從未遭受過外敵入侵的昔蘭尼加人而言,戴奧尼亞和波斯人之間的戰爭對他們沒有任何影響,唯一能夠影響昔蘭尼加安全的只有內亂和饑荒,而埃及發生動蕩會導致大量生活在埃及的利比亞人向西逃,這必然會破壞昔蘭尼加的政局穩定,去年戴奧尼亞軍隊雖然幫助埃及平定了叛亂,但是其新的法老一直沒有選出,這讓昔蘭尼加寡頭們始終感覺不安,現在有了戴奧尼亞國王的保證,他們可以放心的回去了。

戴奧尼亞船隊在昔蘭尼加港口好好的休息了兩天,然後繼續沿著阿非利加海岸向東航行,到2月中旬,終於抵達了埃及海岸。

就在戴弗斯率領這支船隊在整個旅程中走走歇歇之時,同時從圖裏伊出發、擔任信使的快船早在8天前就到達了埃及,無論是在孟菲斯的亞西斯特斯、塔皮魯斯,還是在培—拉美西斯的卡爾西狄斯,都帶領著手下的官員,趕到了瑙克拉提斯城。

當戴弗斯的坐艦順利通過尼羅河的支流佩琉西亞河口的哨卡、緩緩駛入港口時,前來迎接的埃及民眾發出了震耳的歡呼,這讓還未下船的戴弗斯也微感詫異。

在他踏上碼頭之後,亞西斯特斯等人立刻迎了上去,恭謹的彎腰行禮。

“這段時間你們辛苦了,我代表王國民眾對你們為王國所做出的貢獻表示感謝!”戴弗斯同樣鄭重的回禮,然後環顧在外圍密密麻麻的埃及民眾,好奇地問道:“這是你們安排的?”

“由於擔心安全問題,我們並沒有大肆對外宣揚,這都是他們自發的行為。”亞西斯特斯忙解釋道。

“哦!”戴弗斯望著遠處那一張張興奮的面孔,感興趣的又問:“他們是來自埃及各地?”

“不,陛下。”亞細斯特斯坦誠的回答:“絕大部分都來自於這座城市及周邊村鎮。”

瑙克拉提斯是幾百年前埃及法老為希臘雇傭軍提供的據點,後來逐漸發展成唯一的一個常與希臘人進行貿易來往的希臘化埃及城鎮,該城的居民多數都有希臘血統,更別提這20年來戴奧尼亞與埃及更為密切的外交和貿易來往大多也是在這座城鎮進行,使得一些戴奧尼亞公民長期定居於此。

正因為瑙克拉提斯城的獨特性,它在保守的埃及社會中受到排擠和打壓,就像是汪洋中的孤島,對埃及沒有任何政治影響力,而這一次戴奧尼亞援軍平定埃及的叛亂後,長時間逗留而不離開,甚至最近從孟菲斯發向尼羅河三角洲各城鎮的政令中隱約有戴奧尼亞人的影子,這讓敏感的瑙克拉提斯人意識到埃及的政局恐怕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這或許是他們翻身的大好機會,所以才會有今天盛大的歡迎場面,這是瑙克拉提斯人向戴奧尼亞國王展示他們的忠誠。

戴弗斯當然想到了這一點,他心中略感失望。

這時,他耳邊響起一個聲音:“尊貴的國王陛下,其實埃及的其他城鎮民眾也對您的到來感到非常歡喜,只是因為路途遙遠,時間倉促,未能及時來到這裏迎接,等陛下您前往孟菲斯的途中,相信就能親眼見識到其他埃及民眾的熱情。”說話的人站在亞西斯特斯的身側,皮膚黝黑,體型微胖,臉上皺褶明顯,下頜一撮灰白的山羊胡須,上身微躬,帶著一絲諂媚的笑容,看著戴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