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交待

萬事宜早不宜遲,等天一亮蘇岑就到大理寺找張君告了一個月的假。

“事由呢?”張君皺眉看著他。

“事由……”蘇岑裝作凝眉一忖,“要不張大人等我回去問問王爺。”

“病假,病假,不必驚擾王爺了,”張君急忙回道,“想休多久休多久,把病養好了再回來。”

“多謝張大人,”蘇岑微微一笑,剛走出兩步又一回頭,“這畢竟是私事,王爺的意思是希望張大人不要聲張。”

張君急忙點頭,“那是自然,自然。”

看著蘇岑出了房門,張君剛松下一口氣,一擡頭只見門口又伸了個腦袋進來:“那張大人,我那些蘭花……”

“我幫你養,澆水是吧?曬太陽是吧?”張君不耐煩地擺擺手,“知道了小祖宗,走吧走吧。”

“多謝張大人。”蘇岑笑了笑,這才滿意地打道回府。

“一個月,”看見人總算走了,張君對著背影嘖嘖兩聲,“還能爬的起來嗎?”

回去的路上蘇岑又順路去寧府紮了一頭,他之前答應了寧老爺子等休沐的時候去看他,如今得出個遠門,便提前過去打聲招呼,省的到時讓人枯等。

今日不同昨日陽光明媚,老爺子沒在後院裏閑逛,而是藏在屋子裏頭煨茶。

老爺子如今賦閑在家,養花養鳥,聽曲兒喝茶,昨日蘇岑給泡的那茶他喝著好,今日想自己試試,奈何怎麽也泡不好,總覺得少了點什麽。

看見蘇岑過來老爺子不禁大喜,立即把蘇岑拉到身邊讓蘇岑再給他示範一遍看看。

蘇岑看著桌上茶具搖了搖頭,“方法不對。”

老爺子皺眉,“哪兒不對?茶是昨天的茶,水也是昨天的水。”

蘇岑笑了笑,接過茶則舀了一點茶葉到杯中,又拿著玉杵搗碎了,邊搗邊道:“把茶餅碾成茶末,等水微沸初漾時直接沖泡杯中茶末,這樣茶水交融,沏出來的茶茶湯濃釅,茶韻也更悠久。”

寧羿一副專心受教的樣子點點頭,看著這孩子小小年紀,一雙手在茶具之間行雲流水,頗有大家風采,越發歡喜,又動了心思要把人留下來。

蘇岑卻笑著搖了搖頭,只道近日剛接了個大案子,今日過來就是辭行的,等回來一定來府上謝罪。

“大案子?”寧羿凝眉想了想,他雖已不過問朝中事,但也不至於就閉塞了耳目,想了半天最近京中也沒有什麽大案子啊,不由看著蘇岑等他作答。

“鹽利淮西頭,”蘇岑沒打算對這位四朝老臣藏著掖著,直言道:“說起來算是樁舊案子了,禍根已久,弊病叢生,我便是要去除那禍根的。”

寧羿凝眉嘆了口氣,“李釋那個兔崽子還是要對他老子立下的規矩下手了?”

蘇岑道:“凡事講究因時而進,當年戰事吃緊,榷鹽令確實解了國庫之虛,但如今是太平盛世,以休養民生為本,當年的規矩自然就不適用了。只是鹽商從榷鹽令裏嘗到了甜頭,如今越發變本加厲,這麽些年他們剝削百姓也該回本了,但還是不斷加利不知饜足。榷鹽令說到底就是朝廷把鹽務外借,如今只不過是要他們還回來罷了,算起來尚還沒問他們要利息呢。可惜有些人就是看不清,覺得在手裏就是自己的,攥著死活不撒手,殊不知跟朝廷搶東西,他們攥得越緊,槍打出頭鳥,只會死的越快。”

寧羿終是認可地點點頭,卻又道:“理是這麽個理,但這規矩不管怎麽說畢竟是太宗皇帝留下的,兒子反手甩自己老子一耳光,怎麽說都不占理。你要知道人言可畏,裏子要,面子也得要,到時候若真是騎虎難下,難免得給出個說法。”

蘇岑聽得出好壞,知道寧老爺子這是為他打算。這件事關系皇家顏面,辦好了不見得有他的好處,辦不好卻會成為眾矢之的。這麽些年官商勾結根深蒂固,底下的地方官哪個跟當地的商賈沒點關系,他這麽一刀下去斷了人的財路,說不定還要斷了人家仕途甚至性命,到時候餓狼撲虎群起而攻之,做出什麽都不奇怪。若真的鬧到朝廷下不來台面,很可能拿他出來當擋箭牌,給他扣一頂忤逆先祖的大帽子,李釋也不見得保的了他。

這些他昨夜就想過了,但病瘡已成,放任不管只會越爛越多,剜瘡的事總得有人去做,封一鳴可以,那他也可以。

臨走之前蘇岑忍不住問了一句老爺子還記得封一鳴嗎?

寧老爺子眯眼想了片刻,意味深長哦了一聲,“小封啊,他如今還在禦史台嗎?”

“您知道他?”蘇岑微微一驚,寧老爺子不問政事多年,竟然能記得當年禦史台一個小小禦史?

“挺聰明的孩子,好像還是哪一年的二甲傳臚,”寧老爺子想罷點點頭,“沒錯,李釋帶著來過一次,我有印象,他如今去哪兒了,好久沒來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