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6章 逝去(第2/2頁)

作為最小的孫女,她和風老頭最為親近,特別是這最後二三十年前,一直都和風老頭住在一起,方便照顧風老頭。

雖說大夏如今改制,但實際上漫長歲月形成部落制度,還存在眾人的心中,族人依舊還是將自己看上大夏部落的一部分,為大夏族人自然是要聽從族長的命令葬在族中的。

夏拓親自操辦了風老頭的喪事,自風老頭被他引入大夏族開始,就一直在為了學宮的事情操持,無論是最開始的人殿,還是不斷變遷的學宮,老頭都盡職盡責的忙碌著。

將風老頭葬在學宮中,讓其看著學宮的發展,才是最好的歸宿。

將風老頭的喪事昨完成後,夏拓並沒有著急離開學宮,當年巫老頭和韁老頭相繼離世,沒有想到時隔兩百多年,他又遇到了這種場景。

同樣的老哥倆,白老頭的壽元大限也快到了,從五年前開始,兩人就卸下了學宮庶務長老的擔子,開始了頤養天年。

似乎是心有感應,在風老頭離世之後,白老頭的氣息一天比一天衰敗,短短幾天就臥床不起。

半年後,一個安靜的夜晚,安歇後的白老頭再也沒有醒過來,悄無聲息的走了。

走的是毫無征兆,哪怕是夏拓都沒有準備,就這樣沒有遺言、含笑逝去。

半年時間,接連兩位族老逝去,讓夏拓心中很是壓抑,將白老頭葬在了風老頭一旁,兩個老夥計,生在一起忙碌,死了同樣緊挨著,黃泉路上不孤單。

將白老頭的喪事辦理好,夏拓離開了學宮,徑直前往了天侯山。

他的到來,讓遜風侯空出了手,在胖哥的帶領下前往了黑龍水域。

胖哥只是引路,等將遜風侯帶入黑龍水域那裏後,就會返回族中接替夏拓坐鎮天侯山。

如今大夏需要坐鎮的地方太多,天侯山防妖一線不能松懈,千崖谷是大夏如今神金礦脈的誅要來源地,絕對不可能丟。

繞一圈會來,反而大夏城最為安穩無虞。

一年後,胖哥從黑龍水域歸來,夏拓返回到了大夏城中。

……

天爐山巔。

夏拓盤坐其上,元神離體進入了紫氣世界中,浩瀚的紫氣世界中,紫氣大柱煌煌如紫嶽神山,足足二十八道。

經歷了超過一百五十多年的沉澱,大夏族運不僅恢復了,而且還超越了當初最為鼎盛的時候。

這些年來,大夏族庭外抗妖族,內修民生,消除疆土內的怨氣,諸部歸心,內部靖平,當初布滿裂紋的紫氣世界,早就恢復如初,並且化為了絢爛的紫光穹壁。

二十八道紫氣大柱環繞,夏拓的元神懸浮在半空中,在他的下方,紫氣世界所衍化的大地上,一片蒼茫的山野中,山巒如簇,城池匯聚,江河橫流,生機滂沱。

在這裏大夏每一座城池,都顯化無疑,他一個念頭之間,紫色卷軸浮現,分封榜上大夏每一道、每一城域、每一城池的司職武者都顯化而出。

煌煌紫氣,煜煜生輝,大夏用了不過兩百的時間,就達到了其他侯部數千上萬年的都沒有達到的境地。

這看似不可思議,但卻又在情理之中。

大夏族庭麾下的族民數量,可以說遠超荒土之上任何一個巔峰侯部,甚至哪怕是王部麾下,都不可能直接統治這麽多的子民。

部落以血脈為依托,發展的局限性,在大夏這裏一丁點都沒有,大夏的族力就像是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拿大夏最小的一座城池來講。

族務殿呈上來的文書中記載中,下等青桃城,自大夏改制敕封司職武者開始,一百多年間,城中的族民數量從最開始的五萬三千人,到如今城外靈田沃野,鎮落、聚落星羅棋布,環繞城池四方,在冊子民十四萬一千人。

在大夏推廣了靈田、推行巫醫、修行、衣食無憂、安穩無虞後,諸多子民是可勁的生娃子,子民數量呈現一個快速增藏的趨勢。

按照族務殿的統計,自大夏改制西北完成這一百多年間,大夏治下在冊的人口數量,已經差不過快翻了一倍了。

人口的基數,決定了踏上武道修行的人數,如今哪怕是最偏遠的小城中,天脈境武者都輕易可以見到。

這些都是夏拓的底氣所在,大夏多年不聲不響,早就已經積攢下來了很厚的家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