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族議(二)(第4/4頁)

這要是擱在夏拓前世,這種做法稱之為萬家生佛不為過,當然這方世界沒有佛,他也對佛不怎麽感冒。

毫無疑問,按部就班的發展下去,在這個位置上,劍欞將會得到很大的造化。

“對了,還有些事情,我在城域中發現種植的靈米,在繳納稅收的時候,用的計量器一鈞有大有小。”

劍欞這麽一說,夏拓眼中露出了沉思,竟然把這事給忘了。

書同文、車同軌、統一計量。

這擱在前世,是個學生就能張口就來的東西。

大夏從立族開始,就致力於建立新的制度,但毫無疑問這些年來都處於摸著石頭過河的途中,各部殿的文書呈上來也顯得淩亂。

他怎麽把立下完整的規矩給忘了,車同軌在蠻荒就不必了,但書同文,衡計量,推歷法確實該施行了。

而今大夏也不是窩在邊荒旮旯的小部落了,連邊荒是何年都不知道。

按照赤明歷來講,如今是赤明歷四萬三千八百三十九年,至於大殷王庭的年號他並不清楚。

但推行赤明歷確實是應該,這樣日後在族中查找各種存档也方便了很多,不像是現在各個城域部落呈上來的卷冊,都顯得很淩亂。

沉吟了片刻,夏拓決定還是低調點,推行赤明歷就可以了,這樣可以讓族中呈稟的卷冊有跡可循。

至於大夏紀年還是先不冒這個頭了,容易犯忌諱被人盯上,王庭才敢用年號,一個小小的夏部落豈敢冒天下之大不韙。

書同文,這個事情交給拾遺殿來整理,以後放在武院中教導新生代的少年,至於眼下大夏族域上的這波族民,他選擇讓他們自然凋零,放棄治療。

同一度量衡,這也相當重要,大夏推行種田,交稅需要用鬥量,還有礦石,以往族中開采的礦石,說多少鈞多少鈞,實際上都是按照個大概說的。

按照大荒的規矩,準圖騰戰士的力量就是以一千鈞為界限,所以想要測量出一鈞的重量,並不算難。

有關測量一鈞力量多少的任務交給了族務殿和鑄器閣,他們需要打造出相應的度量衡。

……

半個月後,大夏接連數道詔令頒布疆土。

凡大夏疆土內,即日起以赤明歷計年,為赤明四萬三千八百三十九年,分為十二個月,端月為首、祭月為末,分別是一月和十二月。

凡大夏各附庸部落、城域文書皆以此計年。

統一度量衡,以三十鈞為一石,三鈞為一鬥,取代原有各城各部之間的衡量,統一采用大夏制定的新的計量權衡。

疆土內立巫醫院,專門守護新降生的嬰孩,凡大夏子民當護幼小,凡傷及孩童者,誅!

……

幾道詔令,一下子蓋過了熊嘢城城主、遊徼被流放的事情,成了大夏疆土內各處議論的話題。

對於大夏這些年來的詔令,廣袤的荒土上生活的族人,其實是很懵逼的,因為這些他們從來都沒見過,但人也不是傻子,這些詔令都是讓人有活路,甚至活得更好。

……

疆土內的議論,夏拓是聽不到,但他卻感受得到,在這些詔令傳遍疆域的同時,天爐山上的氣運再次暴漲,紫氣萬裏,璀璨如霞。

這一會,他整趴在夏園的石亭中,咬著手指頭,在面前的獸皮紙上畫著東西。

當然比例這種事情就不用想了,他畫的是艘大船,鑄器閣這些呆頭鑄造了這麽多年的飛舟,竟然連點創新都不會,真的讓他這個族長操碎了心。

所以他準備畫個圖,給族人們一點發散形思維。

獸皮紙的畫大船上有弓弩、有巫袍,還有陣法,反正就是東拼西湊的東西。

但按照大夏如今的實力來說,有懸空陣,有打造飛舟的底子在,完全可以打造會飛的戰船。

夠大,會飛、皮糙肉厚,抗揍,能猛烈的輸出。

夏拓就這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