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責任

自我,是一個概念,無形無質,卻又真實存在,是生命存在的意義與基礎,靈魂,思維,身軀,血肉,皆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一旦失去了自我,那即便身軀與靈魂還存在,生命也不再是之前的生命了。

這不是空泛的假說,於修者而言,自我有著無比重要的意義,尤其是踏入大道境界的聖修,他們可以舍棄肉身,舍棄元神,舍棄修行的所有,唯獨不能舍棄自我,因為這是他們的根源,只要自我存在,那縱然肉身磨滅,元神潰散,修為盡失,他們也能自大道之中重生。

東瀛那頭愛憎之獸就是最好的例子,作為它前身的異族邪神,投入封印之前,已被磨滅了所有,身軀,靈魂,力量,蕩然無存,只剩下一縷本源的意志,在那暗無天日的封印之中苦苦掙紮,最終卻還是獲得了另一種形態的新生。

這便是自我,一種與大道同等層次的概念,道不可見,我亦不可見,道生萬物,我亦生萬念,道與我的結合,便是聖人的核心,超脫身軀,血肉,靈魂,思想等形式與表現,最為根源的升華與超脫。

這一道理,在各大修行體系之中都有描述,以仙道元神寄托虛空之說為例,所指的元神與虛空,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元神與虛空,而是自我與大道的另一種描述,元神寄托虛空,便相當於自我與大道結合。

由此可見,這“自我”的重要性,天階修者,必先明悟自我,方才能突破極限,證得大道之境,當初鐘離之所以能立天人大願,證道先天,便是因為他明悟了自我意義,以此為本,方才能承其重擔,若否,隨便一人,空口白話,天道也給予承認,這大誓大願豈不是笑話?

鐘離如此,其他修者也不例外,就拿這天意訣起源來說,昔日昆侖眾仙悟道,欲突破最後一重關卡,成就“元神寄托虛空”的仙道帝君之境,結果卻在自我與大道結合時,受世界之外,混沌之中逸散出的混亂意念侵襲,也就是所謂的域外天魔擾亂,深陷魔障,無法自拔。

最終,虧有昆侖道主出手,誦念黃庭道經,以自身至聖道果助其撥亂反正,眾仙才得以化消魔障,回歸本我。

天意訣,源起黃庭,又含幾分至聖道韻,自是非同凡響,修行此門法決,可壯大自我意志,於證道之時抵擋天魔侵擾,大大提升證道概率,雖無品階,但妙用還在諸多天階玄功之上。

此門武訣,三重境界,也是三重“自我”概念。

第一重天意我意,其核心是“順”,有天意,方有我意,天意如何,我意如何。

第二重我意天意,其核心是“逆”,有我意,方有天意,我意如何,天意如何。

第三重天意唯我,我唯天意,其核心是“超脫”,不再拘泥於順逆之間,而是將自我徹底化作天意,完成生命的升華與超脫,成就唯我唯天,唯天唯我的隨心所欲之境。

這三重境界,也對應大道三境,證道,合道,天道,只要修得第一重,證道成聖,那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只可惜,這一門武學,太過深奧,想要修行,要麽擁有超凡的悟性,要麽修為達到天階,以後天的積累來彌補先天的不足,才有幾分得入門徑的可能。

現階段的地球,雖因元氣復蘇的緣故,誕生了部分天階,但那顯然不是主流,所以鐘離也沒有主動普及天意訣的修煉,只是存於學院武庫之中,供給學院師生兌換。

事實證明,這是對的,這天意訣實在太難修行了,眾人隨著鐘離念誦口訣,只感到晦澀非常,根本不明其意,連基礎的內容都無法串聯起來,反而弄得頭昏腦漲,思緒混亂。

對此,鐘離也沒有勉強,念誦一遍過後,便開始入定冥思,初步感受這天意訣的作用。

……

“天意訣?”

永恒之塔,仍是那金碧輝煌的房間,奧姆倚靠在沙發上,斜視著一旁手捧書本的男子,笑道:“看來他已經察覺了你的計劃。”

“是麽?”

夜王淡淡一笑,目光停留在書頁上,絲毫沒有移轉的意思,看來並不在意奧姆的話語。

對此,奧姆也不在意,仍是一副慵懶的姿態,如午後沐浴陽光的雄獅一般,淡聲道:“我不希望出現什麽意外。”

“我也一樣。”

夜王合上手中的書本,將目光移轉到了直播畫面上,輕笑道:“這個人類,掌握著不同尋常的力量,強大而危險,但這仍不足以對我們的計劃造成威脅,我可以向你保證,七日後加冕儀式,一定會圓滿成功。”

“我喜歡你的自信,也希望你能夠成功,畢竟……”

聽此,奧姆也站起了身來,憑借高大健壯的體格,俯視著略顯削瘦的夜王,周身血色的氣流湧動,隱隱凝成一副鎧甲,透著懾人的殺機,森然笑道:“弱者,沒有資格成為我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