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回 一角逼媳求胎 雛衣劈腹仆仇(第3/3頁)

相遇講武,相別誘仇。

即昨日某來拜訪,與您談論武藝。其後某又去赤巖,誘使牙二郎、船蟲和假一角追來。其次的兩句是:

越全露玉,菊花謝秋。

這兩句說的是雛衣,‘越全’是烈女的殺身成仁,‘露玉’是從而露出禮字寶珠。‘菊花’指的是雛衣,‘謝秋’是喪生之意。下邊的兩句是:

再厄不釋,更問骷髏。

這便是眼前之事。主客又遇到危難,因有骷髏而轉危為安。下邊是:妖邪亡處,申山應遊。

這是說,假一角山貓死後,庚申山的妖邪便除。從此眾人便可登山了。再下邊是:

八犬具足,八犬未周。

窮達有命,離合勿謀。

南總雖遠,終歸一流。

這六句是說,我昨日告訴您的五位盟兄弟:犬冢、犬川、犬山、犬田、犬江等,再加上你我共七名,可以說都與安房的裏見將軍有緣。問其起源,是裏見將軍之女伏姬公主,為不失一言之信,跟著叫八房的那只狗深入富山。因感那犬之氣而下腹漸大,憂慮業已懷胎而想自殺。這時裏見的忠臣金碗大輔,用鳥槍擊斃了八房,同時其流彈誤傷了伏姬。在她自刃時,從傷口升起一團白氣,向八方飛散,並役行者賜的一串水晶念珠中的八顆計數的大珠,也一同散落不知去向。那八顆珠子上有仁義禮智忠信孝悌八個字,赫然可見。金碗大人因而出家為僧,想去尋找那八顆珠子,而在各處雲遊了多年。還有裏見的家臣蜑崎十一郎照文,奉主君之密旨,為尋找金碗入道和招募智勇的賢士,也遊歷了諸國。他與金碗丶大法師同在下總的行德下榻時,某偶然與之相見,領悟了與裏見將軍的緣分。說起這個緣分,就是我等七人,從幼時就得到了有仁義禮忠信孝悌文字顯示的寶珠。從這文字上分明可知就是那串念珠中的計數珠子。不僅如此,吾等七人的各自身上,有狀似牡丹的痣,當知它與那八房之犬的毛色相似。因此我等雖各有母親,但同是伏姬之子。日前照文曾勸我等同去安房,但因八人尚未會齊而加以拒絕,未從其議。這時便發生了不測之災,犬江親兵衛的去向不明。犬冢、犬田和我與丶大、照文告別,同犬川莊助共至上野的荒芽山時,在那裏也發生災禍。某與犬山、犬冢、犬田、犬川等四犬士失散,尋找至此地。因此還應有持智字珠子的一位犬士,尚未相會。所以在那讖詞中表示‘八犬未周’。‘八犬具足’是八犬會齊之意。為表現八犬會齊,同去安房侍奉裏見將軍,而有‘南總雖遠,終歸一流’之句。既知您是犬士之一,我們有如此緣分,所以即使沒有令尊陰魂的委托,某也不能不拼死相救。因此我想那山貓雖然神通廣大,但因懼怕您的寶珠,所以數年來未能害您。昨夜他的徒弟與某比武時,他托詞有病沒同某較量。深夜那些惡棍想害某時,假一角又沒出來,大概是怕我懷中有信字寶珠。然而他並未料到雛衣腹中也有所吞之珠,竟誤以為是懷孕,因想謀求胎兒,故被寶珠擊倒。這大概是天罰到來,在數者難逃之故。據此推想,緣連攜來的短刀,柄和鞘都是木天蓼做的,是假一角將其竊走以備藥用,而誣某為賊。木天蓼是貓所喜愛之物,與薄荷和銅勺的銅末配制在一起是一種妙藥。醫生的那種說法實是謊言。山貓是一種妖獸,與一般人家之貓有所不同。其大小如犬,兇猛似虎。在深山中偶有此物,好竊啖人家之小兒,更何況歷經數百年的山貓,其神通變化是莫測的,如此兇猛的妖怪竟被一懦弱的婦人擊斃,是你們夫婦孝友貞烈異乎常人,其德其義感動了神明菩薩,而助你們報了仇。無論怎麽說,雛衣也實在太可憐。她心地善良,沒有任何罪過,竟未能長期陪伴丈夫而死於非命,只能說是薄命。但助夫揚名,將其貞烈傳之於後世,豈不又是有洪運嗎?因禍而得福,人世的榮枯沉浮,孰能預知之?這些事恐您難以置信,並怕泄露出去被那妖怪知曉,所以起初未告訴您。現將令尊的短刀和骷髏交給您,請收下。”說著遞給他這兩件遺物。角太郎愕然如夢方醒,既吃驚又羞愧,忙將戒刀納入鞘中,手腕顫抖,淚如泉湧,撫胸長嘆,悲傷萬狀。

(1) 《萬葉集》中山上憶良的“愛子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