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解讀(二)(第2/3頁)

他從頭到尾看完這塊石板,然後深深地嘆服。無論是什麽樣的種族制作了這個東西,他們在對世界規律的研究上大大超前。法師聯合會教導學員們,要“透過物質看元素”,而這些人已經做到了“透過現象看本質”。

若是西格爾想教給一個孩子語言,最簡單快捷的辦法就是朝他的腦子裏施法,將對語言的所有知識灌輸進去。慢一點的方法就像教小孩子那樣,從物體與名詞的對應開始,逐漸形成概念。

從來沒想過這樣,從虛化的概念開始學一門語言。

他又從頭到尾開始反復閱讀,除了幾個名詞仍搞不明白含義之外,其他大部分都能理解。然後他就投入到解讀大金屬板的工作中去。

分割句子,理清邏輯關系,將已經搞明白的字詞添加進去,就可以形成一段有大量空白的文章,現在只剩下填補這些空白。既然已經知道了整塊金屬板是留給後人的,那麽從制造者的角度出發,猜測他們會說哪些方面的東西,然後就可以試著做“填空題”。

這對於西格爾來說是一種很新奇的體驗,無關於咒語、無關於神秘學、無關於神聖力量,只是單純的邏輯和思考。在深深佩服這些神秘人的同時,他第一次在腦子中有了個怪念頭:若是世界上沒了魔法,沒了顯聖的神靈,這世界會變成什麽樣子?

這個想法如此危險又如此誘人,似乎要將西格爾引入墮落的深淵。好在身上魔法力量的波動讓他清醒過來,沒有陷入魔障。魔法是他力量重要的組成部分,元素是世界的基礎,想那麽多做什麽!

當娜塔手下留情,以絕對的默契上演一出“被力量、武技和愛情俘獲”的戲碼時,西格爾已經拼湊出大部分的信息——剩余的部分只有找到更多的資料才能夠猜測。他安靜地坐在書桌前,閉著雙眼,一言不發,如同一尊雕像般陷入了靜默。

金屬板上記錄的事情讓他非常害怕。

金屬板的制造者——姑且稱他們為“書寫者”——原本生活在一個幸福的環境中,他們使用一種奇特的魔法,用它來改變世界。他們知道自己在一顆美麗的星球上,而天空中每一顆星星都是發光的火球。

原本他們以為自己可以去星辰上旅行,直到一個強大的天空風暴將它們包圍。想盡了一切辦法,他們發現無法逃離這個風暴的牢籠,唯一的結果便是死亡。

一些人瘋狂了,一些人絕望了,一些人絕望而瘋狂了。只有少數書寫者還留有最後的理智,他們認為天空風暴之後,這個世界將展開新的循環,他們還有獲得新生的機會。

於是他們想盡辦法,留下了這塊金屬板。

有一個書寫者相信天之上仍有存在——西格爾認為他說的是神——風暴便是神降下的懲罰。神既然要消滅掉(用了“等於零”的概念)他們,就不會留下任何文明的痕跡。於是所有記載都必須用相反的方式進行,挑選那些不對稱的文字(用了“左右不相等,上下不相等”的概念),將記載留存於金屬板上。這種金屬板是天空風暴到來前,采自星辰的,連太陽都不能融化。他們找到了改變這種物質的辦法,留下書寫者最後的記錄。

“若這塊金屬板存在,則神是存在的,用來逃避文明消逝的記錄方式是正確的。所以神並不是不可預估、不可戰勝的。”

迪歐一開始發現的那塊金屬板則記錄了另外的事情。有一些人“避難者”得知這種金屬物質的存在,於是想用它制造庇護所,希望能在天空風暴中活下來。書寫者們早就制作好了成品,並毀掉了加工金屬板的方法。避難者沒有其他辦法,只能用成型的金屬板作為屋頂、墻壁和天花板,藏身地下,帶著儲備物資靜靜等待最終審判的結果。

之後便沒有記錄了。

從得到的信息來看,天空風暴很可能就是風暴之墻。它在雷墻世界擴張,並在書寫者的世界出現。一進一退之間,另一個世界的物質被改造、重組,然後形成了現在腳下的土地:新大陸。

西格爾只覺得頭暈目眩,即使閉上眼睛他也覺得天旋地轉。怎麽會那麽盲目,世界上的人為什麽那麽盲目!就沒有人想到,沒有人看到嗎?

月光下,得勝歸來的莫爾滿面春風,他和娜塔已經完成訂婚,只需要等一等舉行儀式。費紮克已經知道了,所以莫爾想去找西格爾匯報這個喜訊。他哼著歌,走向伯爵大人居住的營帳。由於到目前為止他仍舊不知道西格爾和自己嶽父互相認識的事實,所以一切都顯得那麽美好。

這個好消息必須告訴伯爵大人,莫爾心想,雖然他神神秘秘地做研究,一直不讓人打擾,但聽到這個好消息後決不會怪罪生氣的。但是一定要小心翼翼,以免破壞伯爵大人的思路或者魔法實驗。他一再告誡自己,要輕手輕腳、輕言輕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