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展示武力,強勢逼和(中)(第2/4頁)

不止一位重臣對巴米利楊總管的說法嗤之以鼻,接著他們卷入了更加激烈的辯論,許多年輕氣盛的貴族主張天亮之後出動軍隊,尋求與弑君者決戰的機會;不過也有一些較為老成的人希望派出更多的遊騎兵小隊,偵查到獅鷲領主的行蹤之後,一舉奠定勝局。他們雙方各執一詞,爭論無休無止,有人高聲叫罵,有人曉之以理,有人語帶威脅,有人冷嘲熱諷,把整個圓桌議事廳裏吵得沸反盈天。

爭論一直持續到拂曉時分,由於兩方面的人都感到相當疲累,這才稍稍緩解了一下,至少在有人誇誇其談的時候,沒有其他人毫不客氣的打斷和反駁了。這時候一直傾聽爭論的伊諾克·塞巴斯塔樞機主教從自己的座位上站了起來,悲天憫人的威嚴目光環視全場,立刻讓整間圓桌議事廳變得鴉雀無聲。

“贊美光耀之主佛蘭達拉,諸位大人的真知灼見令我深感欽佩,但是我想提醒諸位大人注意,獅鷲領主李維·史頓和他麾下的將士和我們一樣,屬於亞瑟王國的臣民,更是抵禦魔災不可或缺的力量。”

樞機主教的話剛開了一個頭,就在豪門貴族的心中掀起了一陣驚濤駭浪,“亞瑟王國的臣民”和“不可或缺的力量”這兩個說法之中包含的意味不言而喻,那就是光耀神殿已經公開表露了他們的態度,並不支持攝政王勞爾大公準備徹底消滅獅鷲領主的做法!

果然,伊諾克·塞巴斯塔隨後就以十分明確的態度表示,龍王菲德爾?亞當斯被刺現場縈繞著屬於惡魔的邪惡氣息,而李維·史頓曾經多次重創惡魔大軍,根本不存在與惡魔勾結的可能。惡魔或許可以拿出一兩場敗仗來為與它們勾結的人類叛徒塑造形象,但是絕不可能拿出幾位惡魔領主和數萬部隊的生命來進行這種可笑的計劃。

從這一點上看,至少在弑君這項罪名上,李維·史頓的嫌疑已經有所減輕。即使是退一步講,李維·史頓真的是刺殺龍王陛下的兇手,他也未必沒有可以被原諒的理由。畢竟從龍王陛下平素放蕩不羈的行徑上看,結下一些不為人知的恩怨情仇一點都不令人意外。弑君大罪固然嚴重,但是如果情有可原,以李維·史頓立下的赫赫功勛,在處理他的罪名方面,似乎也是可以商榷的。

作為菲爾梅耶教區的樞機主教,伊諾克·塞巴斯塔的口才當然值得肯定,他的講述語氣不急不緩,分析緣由合情合理,很容易就把李維·史頓的形象從一個罪無可赦的弑君者,轉變成為遭受冤屈和誤解的悲劇英雄,考慮到獅鷲領主曾經立下的一次次輝煌戰功,這種形象顯然要更為讓人相信。

在演說的最後,樞機主教用渾厚低沉的莊嚴語調指出,雖然許多證據都說明李維·史頓身上背負著弑君之罪的嫌疑,但是那些證據本身並非毫無疑點,李維·史頓不能在龍王之死裏面得到任何好處,歐西裏斯侯爵在寢室外面耳聞的那些申斥和責罵,恰恰說明了龍王陛下直到死前的一刻,對於李維·史頓還是非常看重的。而如今死者已矣,縱使擊敗李維·史頓麾下軍隊也不能讓龍王陛下起死回生,一場激烈的戰鬥無論勝負,損害的都是亞瑟王國抗擊魔災的寶貴力量。王國的掌權者應該以生者的利益為考慮,與李維·史頓進行談判,盡一切可能避免一場不會有勝利者的可悲戰鬥。

被樞機主教這一番話打動的王都貴族絕對不在少數,他們倒不是多麽同情李維·史頓,但是相比之下,攫取了王國大權的攝政王勞爾·亞當斯更加讓他們感到警惕不安。由於勞爾大公運用嚴厲制裁反對者的鐵腕手段,這些人被迫與他站在同一陣營,然而心中的不滿卻與日俱增。

當身份尊貴的光耀神殿樞機主教站出來的時候,他們的不滿立刻得到了一條發泄的渠道,贊同的聲音隨後在圓桌議事廳中此起彼伏,讓勞爾大公的臉色頓時陰沉起來。

勞爾大公恨不得伸出手來掐斷伊諾克·塞巴斯塔的枯瘦脖子,把這位披紅袍者猶如面具一樣戴在臉上的仁慈和藹的微笑給徹底撕下來。但是光耀神殿畢竟是支持他擔任攝政王的重要盟友,與樞機主教公然對立的後果實在太過嚴重,讓勞爾大公不願去想象。於是他朝著坐在圓桌對面的鐵衛騎士麥哲倫爵士使了一個眼色,後者立刻心領神會,反手抽出佩劍,然後重重的拍在了桌子上。

圓桌議事廳裏驚聲四起,好幾名身為光耀之主虔誠信徒的貴族從各自的座位上站起,手按劍柄與其對峙,許多人面露緊張的神色,不過樞機主教本人則顯得泰然自若。

“麥哲倫爵士,你對我提出的建議有何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