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契丹先知(第2/4頁)

可是耶律倍萬萬沒想到的是,李從珂看大勢已去,也不知道是嚇傻了,還是腦子抽筋,直接召了耶律倍到洛陽,讓他和自己一起攜手升天。

耶律倍當然不幹了,認為李從珂就是個神經病,但身在洛陽,也毫無辦法,最終被李從珂直接弄死。

庵古將師父的話復述到此的時候,刑術立即問道:“這個我們都知道,耶律倍是在38歲的時候死在洛陽的,但從我們得到的一系列線索來看,耶律倍並沒有死,也許死在洛陽的僅僅只是一個替身而已,否則的話,怎麽解釋後來鑄鐵仙所留下的那些遺跡?”

庵古搖頭:“這個我就不知道了,我師父只是說,山騎並沒有兵變,而是留下書信告訴耶律德光和耶律阮,告知他們到了追隨耶律倍的時候了,於是這支軍隊便離開了契丹境內,原本耶律德光猜測他們大概會南下,但一直沒有他們的消息,實際上他們來到阿爾泰一帶。”

連九棋聽到這,立即道:“難道說山裏邊的忽汗城,是耶律倍早年就打算重建在這裏的?不過只是十來年的時間,他是如何做到的?”

庵古道:“我師父說,當時這裏有另外一批人在等著他們,那批人的領頭者被稱為’亞達‘,在古契丹語中就是’頌天‘的意思,用漢語來說,就是’先知‘。這個人騎著一匹白馬,手持一柄唐朝的官刀,也就是封冥刀,刀身之上還有青牛暗紋,與契丹神話中的青牛白馬完全相同,只不過神話中那個先知應該是一男一女。”

庵古的話,讓刑術等人沉默了,也糊塗了,因為沒有留下任何有連貫性的歷史資料和證據的原因,這段歷史對他們來說完全就是傳說,不,傳說也許還有根據,但這個完全就是神話,幾乎沒有可信度。

許久,墨暮橋才問:“然後呢?之後又發生了什麽?”

當山騎到達阿爾泰見到先知之後,與先知一起進入了雪山之中,才發現在雪山內還有大批當年渤海國的遺民,這些人在山中發現了一個世外桃源,在那其中重新修建著一座城市,令山騎們驚訝的是,先知將這座山城命名為“忽汗城”,而且所用的文字竟也是漢字,同時還將流淌在山中的一條不凍河起名為“忽汗河”。

“忽汗城的名字來自於忽汗河,而在現代,忽汗河也被指為今天的黑龍江,確切來說應該是黑龍江的南源,在《唐書》中忽汗河也指額爾古納河。”刑術仔細回憶著,“從地緣上來分析,這與契丹沒有太直接的聯系,那個先知,怎麽會選擇在阿爾泰山區修建忽汗城呢?”

庵古將這個疑問告知師父,師父回答他道:“那是因為,先知認為這裏是一切的根源,原本在這裏就存在一座古遺跡,被稱為十河城。”

庵古用漢語重復了一遍之後,墨暮橋想起來了什麽:“在蒙兀兒斯坦地區相傳有兩座山,名字叫什麽我記不清楚了,總之蒙兀兒斯坦的意思就是指’蒙古人的地方‘,北到塔爾巴哈台,西至伊塞克湖、巴爾喀什湖,東至阿爾泰山,南至畏兀兒的綠洲,而那兩座山就在阿爾泰山脈之中,曾經有一座修建在十條河流之間的城,很早之前就消失了,但那十條河卻被稱為’溫斡兒寒‘,在突厥語中翻譯過來,就是忽汗河。”

連九棋問:“你從哪兒看來的這些資料?”

墨暮橋道:“拉希德丁所著的《史集》。”

連九棋點頭道:“那個波斯伊爾汗國的宰相?”

“對。”墨暮橋點頭道,“他所著的《史集》被稱為中世紀著名的世界通史,是研究蒙古歷史的重要著作,我沒有看完,因為裏邊太多的詞匯是遊牧民族的自身語言,看起來特別吃力。”

庵古又道:“先知在十河城的基礎上重建了忽汗城,城就修建在山谷之中,鑿山而建,但後來先知的突然消失,讓山騎和渤海遺民之間爆發了沖突,山騎認為是渤海遺民不滿先知讓他們修建忽汗城而謀害了先知,因為先知雖然消失了,卻留下了聖物封冥刀,而先知也一再說過,如果他遭遇不測,靈魂也會附在封冥刀之中,只要靈魂不滅,他遲早有一天會轉世為其他人……”

先知的消失,讓山騎和渤海遺民之間的矛盾擴大,雙方都認為自己是最忠心先知的人,所以,應該由自己來守護先知留下來的遺物,帶著這些遺物等待著先知轉世的歸來。

渤海遺民雖然人數在山騎數倍之上,但他們沒有接受過戰鬥訓練,身體也沒有山騎強壯高大,在山騎的武力鎮壓下,只能眼睜睜看著山騎帶走了藏有先知靈魂的封冥刀。

帶著封冥刀的山騎離開了忽汗城,半途中卻因為到底要在何處落腳發生了爭執,狼首部的人認為他們應該到達達湖一帶,一來是因為他們的祖先都生在草原,長在草原,二來是因為先知的轉世要進入四季山,必須要通過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