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敦煌幻術師(第2/15頁)

她屏住氣息,表情木然。

不久,姑娘唇邊浮現一抹微笑。

姑娘拿開額頭被短劍刺中的梨子示眾,眾人頓時爆出了叫好聲。

劍鋒利落而漂亮地刺進梨身。

不用說,比起方才,歡呼聲更多,擲出的賞錢也更多了。

不過,我也看出了一件事。

大家似乎並未察覺,我卻看出來了。

以梨子承受淩空飛來的短劍時,姑娘稍微動了手腳。比方說,口中所銜的梨子在承受弧線落下的短劍的瞬間,姑娘略微把臉向上仰了一下。

如此一來,更加可以讓觀眾以為梨是筆直承受弧線落下的短劍。

而以額頭之梨承受短劍的那一刹那,她的頭部連同上半身也向後晃了一下,以舒緩短劍刺入的沖擊。

但,這些都是枝微末節。

若非男子技藝不凡,哪裏能夠完成這樣漂亮的表演呢?此後,我又見過這對胡人男女好幾次,卻從某時起,便再也看不到他們的蹤影了。

我以為他們已移往他處了。因為就算再有人氣,在同一地方長期玩弄同一套把戲,早晚也會讓人看膩的。

日後我才知道,事情並非如此,原來兩人仍然停留在敦煌。只是,更令我擔心的事發生了。

年輕的大唐天子——開元皇帝早已決定,將即將駕臨此敦煌之地。

此年乃開元二年(七一四年)——年輕的皇上以二十九歲之齡成為大唐帝國皇帝,此時正屆滿周年。

皇上登基之時,曾下令畫師在幹佛洞某石窟作畫,如今已大功告成。

為了一睹畫作風采,皇上決定親自到敦煌一趟。

據說,此畫作精妙絕倫,深獲好評,我也童心大發,亟想一睹為快。但未經皇上禦覽前,朝廷是不會讓我們看到真跡的。

皇上一到,我便也可以看到畫了。

正如預期,後來我也真見到了那些畫作,果然名不虛傳,實在了不起。

這些畫作取材自《法華經》、《觀無量壽經》等佛典,其中《法華經》的畫作,將色彩鮮艷的碧綠顏料,巧妙運用在壁面之上。

遠方層峰相連的山巒、繚亂盛開的花朵。美麗樹木、城壁圍繞的都城。

這些描繪,大概也正反映了想將此帝國據為己有的開元皇帝的內心想法吧。

《觀無量壽經》畫作正中央,端坐的正是阿彌陀如來。

凈土上的宮殿,典雅得無可比擬,是一座諸神圍繞的凈土園,四周配置有觀音菩薩、勢至菩薩、飛天、舞樂天、迦陵頻迦(譯注:迦陵頻迦,鳥名,另譯“好聲”,或“和雅”。)等。

此外,也有繪制得比人身更高大的大勢至菩薩身姿。

經典中如此記載:“以智能光普照一切,令離三途,得無上力,是故號此菩薩名大勢至。”

大勢至菩薩頭垂長帶,頂戴寶冠,穿僧祗支,裹長裾,雙臂及膝披掛天衣。胸前垂綴瓔珞,相貌端正而豐滿。(譯注:僧祗支,僧尼五衣之一。佛上身內衣,從左肩穿至腰下,一種覆肩掩腋衣。)在千佛洞無以數計的佛畫之中,這些畫可說是屈指可數的佳作。

凈土的阿彌陀如來——皇上也曾將一己身影與此佛作過比較,此事現在想來,當也毋庸置疑了。

且說,再見到那名男子和姑娘,是開元皇帝仍在敦煌的時候。

那是我出門到街尾市場,購買醍醐(酸奶)的歸途。

先前提過的那棵大槐樹下,牛車上滿載瓜果的男子們,正在納涼、躲避日照。

共有四名男子。

切剖瓜果,正在大快朵頤之中。

雖說距離成熟季節尚早,那些瓜果卻個個碩大香甜,香味幾乎都可飄傳到我鼻尖。

吃食瓜果的男子面前,有一人正對著他們說話。那人面貌似曾相識。

正是向姑娘擲出短劍的那名男子。不過,男子單獨一人,身旁不見姑娘的身影。

我有些掛意,便停下了腳步。

說來,是因為短劍男子面容憔悴、削瘦的緣故。

“拜托!能不能分我一顆瓜?”

短劍男子不時彎腰行禮,哀求吃瓜的男人們。

“沒錢可不行。”男人們說道。

“錢的話……”

短劍男子從懷中掏出一點錢,拿給男人們看。

“不夠。”

“這一點錢,不能賣。”

“這可是獻給皇上的貢瓜呢。”

“你死心吧。”

男人們的回答很冷淡。

“我妻子染病,一直臥病在床。這段日子,積蓄也花光了,她已經整整兩天沒吃東西。”

當時我暗忖,他說的妻子,應該就是銜梨的女人吧。

“今天早上,她說想吃瓜,我才來市場尋覓。只是季節沒到,店家都沒賣。就要放棄時,看到了各位。”

“生病怪可憐的,不過你妻子病倒,可不是我們害的哪。”

“好歹施舍我一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