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小宰背……

小宰背手看著船下和尚, 和尚態度十分的謙和,既不上樓船,也沒有上紅船。

心裏不知道這和尚所為何來, 微微沉“吟”,小宰便問四苦:“玄山一生慧若絢爛星辰,座下二十四門徒個個天資卓絕非一般人物,這些年老夫一直在想?為何你個意外入山門不足一年的小和尚竟成繼承人?”

四苦念一聲佛號認真與小宰解釋道:“老先生, 當日先師圓寂之前曾給皇帝陛下寫過一封信, 信中說,貧僧座下徒有二十四,卻有一新入廟門的小和尚,天資不好, 智慧愚鈍, 卻與佛有緣,如此小僧便幸成二十五。”

玄山大師一生致力於發展北護國寺,當年支持朝廷, 也是歷朝歷代護國寺裏的習慣,你開一座大廟, 吸收信眾是本分本能,為朝廷服務卻不是規矩如此,本該如此的。

原本護國寺建立之初, 它的重要意義就在普度眾生,發展到最後被規納入江湖,成了大宗, 就是順勢而成的,卻與當初護國寺初建的道越來越遠並越走越拐,最後就收不回去了。

幾百年來, 北護國寺的俗家弟子受護國寺庇護,得到了很好的發展,並紛紛在外創立門派,各自成名,各有成就,勾連在一起就成了勢力。

其聲勢之盛曾當世無人可敵,甚至前朝某代帝王挑選太子,都要找當時的護國寺裏的護國法師去看看面相,參謀一下命數的。

而這種行為,本身就有違佛道。

偏偏一眾僧侶竟未察覺,若鮮花著錦,烈火烹油般活著,活到了前朝末路,新的權力階級崛起,冷熱之下,玄山大師忽明悟,錯矣,俱錯矣……

甚至大師也清楚,圍繞在北護國寺那些力量,只要他活著一日,那些人就心裏有根骨,必會仗著他的聲勢,破壞這片土地的平和,影響萬民休息,好好的佛門因走了彎路,竟成民生障礙,墜入魔道了。

如此才有了玄山大師忽然圓寂,其實大家都知道,玄山是自斷經脈為北護國寺留存血脈,這才延續到十年前,一場討伐之戰北護國寺再次有了生路。

如若玄山不死,便是十年前九州域的下場,小宰不爭有人爭,有人依著九州域的勢力直接殺入大梁宮,禍事越來越大,失了正義民心,就給了朝廷理直氣壯討伐的由頭。

更窘迫如今日小宰等人,唯一有傳承之能的膳夫都被關了起來,朝廷的意思就是斷你大宗血脈。

那人就是個誘餌,可這餌料你吃還是不吃?

九州域的傳承方式一直很奇怪的,它是膳夫傳膳夫,沒有膳夫調鼎便沒有九州域。

小宰心內淒涼,愣怔半響才對四苦嘆息道:“某,不如他。”

四苦卻說:“老先生萬萬不可這樣妄自菲薄,我師兄說老先生一身正氣,且胸有大志,對俗世紛擾並不關心,反受承小宰位後,受宗門頗多帶累。

您半生沒有踏足山下,是將一切精力放在九州域傳承武學當中,想將硬武道與文氣道做個徹底的結合,您執著耿直,又在做大學問,更是差一步的集大成者,小僧對您也是十分佩服敬仰的。”

小宰沒想到護國寺的人竟這樣評判自己,人這一世便是聖人也想聽到旁人對自己的評價,可是,差一步集大成,便是差一步了。

他既下山,便再也回不去了。

他帶人裹挾了這小貴人,九州域……從此便是歹人了。

可又有什麽辦法呢,皇家人不能動,旁人也沒有這個份量,思來想去整個大梁也就姓佘這一門有個奇怪孩子,人家是自在的在民間晃“蕩”來晃“蕩”去,這才有了九州域擄人之事。

可千算萬算,九州域又把自己的位置擺錯了,如今想那孩子敢在慶豐城晃“蕩”,皆因這是百泉山下,是已入半武聖的榆樹娘的地盤。

自大梁初立,這個女人要麽不出手,憑哪次出手不是驚天動地的做大事的,她的聲勢早就如日中天,可偏偏這也是個聰明人,旁人至今不知她姓甚名誰,她更不受江湖供奉,便無人能仗她的勢,去形成新的東西,那最被當權者所厭惡的東西。

小宰他們原想,便是再沒落,好歹看在同氣連枝的份上,榆樹娘一貫裝聾作啞就好。

可誰能想到,到底是將人家觸怒了。

小宰長嘆一聲,看著四苦的表情也抱歉起來,又不想當著晚輩服軟,便別扭道:“你這和尚,怎麽一口一個你師兄?”

四苦笑的坦“蕩”:“老先生忘了,我師傅圓寂了呀,況且,貧僧跟我師父也不是那麽熟的,阿彌陀佛~。”

小宰聞言窘然,嘴角抽抽說:“果然你是個最傻的,如何?今日你要與老夫鬥上一場麽?”

四苦端著的手終於放下,“露”出些許驚慌,連連擺手道:“阿彌陀佛,不敢不敢!老先生幾十年前已經出隱入武聖道,小僧今年方多大,比鬥萬萬不敢,卻想求個人情,請老先生應允貧僧自今日起常伴佘施主身側,我護國寺定感念恩德,定於佛前常年金剛為您添福添壽,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