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大孫子們一回來,便要給……(第2/4頁)

陳大勝就是個傻子,他才不貼心呢。

真正貼心的是人老太太長房的兩個大孫子,畢竟從前在老家的時候,人家就是聽老太太抱怨也要比他多聽兩年,這大忠大義一回來,轉頭就找人給老太太置辦起來了。

一群曾經窮過的“婦”人就趴在窗戶口,就一動不動的看人支桐油棚子,看人合了黃泥疊起灶台,看人把又黑又大的鐵鍋架在火眼上。最後陳大忠點燃一個火把,扭臉對他阿“奶”喊了句:“阿“奶”,你招呼一聲,我就引火了!”

老太太點點頭,手抖心急的整理頭發,畢竟這是她想了半輩子的願望,等收拾好自己,她便探出身子對外面喊:“興旺!興旺!興旺!興王!”

陳大忠點點頭,就又喊了一句:“哎!這就引起來了!”

說完他舉著火把,在院子裏東南西北各點了一下,這才把火把丟進灶膛,瞬間那熱烈的火引著幹柴的噼啪聲響起,大家便湊趣的說,哎呀~真好,這柴火好,一下就點著了,看這火焰高的都要到棚頂了,看過那麽多香鍋,就數這鍋最順暢……

倒是坐在東側屋吃著幹果也看熱鬧的七茜兒,就扭臉對張婉如說:“你說多有趣兒!”

張婉如人家是正經八百的官家小姐,她哪裏見過這個,人正看的高興呢,聞言就沒扭臉的問:“你說什麽呢?”

七茜兒眼睛亮晶晶的說:“我是說,都是苦出身的人,就連我都不知道,我阿“奶”這輩子最大的心願,卻是請所有的人來家裏吃一頓飯?”

余大妞認真的跟七茜兒解釋:“嬸子,不是一頓,六天呢!我阿“奶”早就讓墩子他們去擺桌子了,二大爺家說給留在第二排了,還是中間的位置。”

按照老規矩,陳大忠,陳大義,陳大勇這三個孩子們便都喊了大爺,二大爺,三大爺,都隨著陳大勝這邊喊的。

小姑娘說完就一臉愁苦的嘆息:“阿“奶”不許灶下開火了,我來的時候還給我帶了三盆,我說我哥力氣大,咋不讓他端著,我阿“奶”就說我哥哥臉皮兒薄,感情我就是個皮厚的了……”

身邊有人笑出聲,小姑娘一回頭,卻是對門孟大爺家的新嬸娘,如此小姑娘臉漲紅的更加厲害,就捂著臉喊了句:“不能活了!”

喊完她便跑了。

七茜兒笑的不成,趕緊安排人跟上去:“趕緊看好她們幾個,到處都是外街外村的人,就別給咱大小姐磕碰了。”

站在院子裏的小丫頭趕緊追去出,等那邊沒了人影,張婉如才關了窗戶,跟七茜兒在小炕上說閑話。

她吃了一把鹽豆兒扭臉問七茜兒:“這辦這麽大的事兒,人家就真沒有驚動你?”

七茜兒聽她這樣說,就笑眯眯的點點頭:“沒有,她長房,二房辦大事兒,就憑什麽用我?我今兒可是客人好麽,沒看我是來做客的,進這院都有人招待我了,我可享福了。人家有自己舞陽帶來的家仆婆子,就憑啥用我三房的人。”

自從閨女懷了,就見天住在閨女家住著,跟在女兒身邊寸步不離,泉後街最幸福的嶽母董氏就在邊上悠悠的說:“這樣才是最好,她要是什麽都跟茜兒商議,那才是攪合事兒呢,大家過日子,既分了就要分個利索,首先這個賬目便得清楚了,你家大嫂我看了,也交談了,恩~那是個能人,就是好強點兒,不過茜兒啊,嬸子跟你說句正經話,你可不要著惱。”

七茜兒對她點點頭道:“嬸子盡管說,我也沒個長輩指點,就巴不得多幾個人教教我呢。”

董氏就愛憐的“摸”“摸”七茜兒的腦袋繼續道:“咱老規矩啊,也不是慶豐規矩,是整個大梁的規矩,就是老人家若有兒子跟兒子過,若是兒子沒了便跟長房過活,你大堂哥家按照規矩禮法,人家是承重孫,你家四叔今年這一躲意思就明面兒了,好賴,這個家他是不管了!

那你大堂哥一回來看這個情況,人家是二話不說便承了全家的重量,我這話有些不好聽,你好歹要聽進去,明兒你把老太太放在你這邊的東西,就給長房交過去,從此這邊的事情,你便能松開了,反正你們都分家了,也省事兒,心裏千萬別放疙瘩,好不好啊?”

七茜兒眨巴下眼睛看看屋頂,好半天兒她才點點頭說:“老太太去歲的收成都在她手裏,朝廷給她了她二百畝田,後來我還幫她買了二百畝,哦,這套老宅的房契也是老太太的名字,其它就沒有了,嬸子安心,明天我就給老太太送去,老太太愛給誰就給誰,這個我不爭,也絕不會心裏有疙瘩。”

董氏聽七茜兒這樣說,便安心了,她握住七茜兒的手道:“家裏擰成一股繩才是好日子,你也說的對,老太太的賬目就還給老太太,至於長房要怎麽孝順便隨她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