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衣(第2/2頁)

他的形已散,只留一抹微笑在她眼裏。

“恨可以記得三生三世,喜歡也是一樣,我等你的來世!”

“好。”她在心裏回應,“今生我會好好地活,來世我一定找到你!”

便緊緊地握住壺身。

依舊,連理並蒂。

附錄:紫紗壺考證:紫砂壺是明清時期江蘇宣興地區所產的一種陶質茶具。紫砂壺泡茶不走味、貯茶不變色,即使是盛暑時節,所泡之茶仍不易餿。由於泡茶日久,茶素慢慢滲入陶質中去,如果只泡清水,也有一股清清的茶香。

紫砂壺從選泥、制作成壺坯等關鍵工序都是用手工操作的,因而制作十分精細。陶坯一般多不上釉,以其自然色澤取勝,只是在陶坯成型後,上面印刻的書畫詩文紋案都要用粉質顏料加填於輪廓中。這種自然本色和著色方式是紫砂陶壺的一個顯著特點。

在造型上,雖然每個制壺名家都有自己的風格和特色,但大體上還是可以分為素色、筋瓤和浮雕三種類型。

鑒定紫砂壺的真偽,可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從亮色上看。真正的紫砂壺體重、色紫,因為長期為人手撫摩,上面呈現出汕潤的光亮。而新制的紫砂壺一般說來質地都比較疏松,顏色偏黃,有光亮的少,無光亮的多。即使有光亮,也是用州白蠟打磨上去的。

再從文字上看,舊壺的款都是用陽文,字體極為工整。新壺如果用陽文,字體因為摹仿或顯呆板,或筆劃長短粗細不一。如果是用舊壺加刻新款,則所刻文字為陰文。

那是一個很久很久之前的故事了。

那時的白月和紅雲都穿著一身美麗精致的清裝。

今天風和日麗,她們一大早就把店裏所有的古書拿出來透透氣。

那是一本乍看並不起眼的書。

也就是這本書,引起多少凡塵人世的紛爭。

“咦?怎麽在這裏?上次牛頭和馬面來借怎麽也找不到。現在它倒出來曬太陽了。”紅雲把它拿起來隨便翻了一下。

“你跟那不識字的清風比起來也好不到哪邊。這麽重要的東西還隨便亂丟,真不見了看你拿什麽補償我。”

白月拿過她手上的書,寶貝似地拿進自己房間了。

紅雲聳聳肩不在意地繼續翻看著這些年代久遠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