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鎮海龍王(第3/6頁)

※※※

天海茫茫,大浪搖曳,船身微微搖晃,青銅龍首船頭在薄霧中若隱若現。

六侯爺懶洋洋地躺在海虎皮椅上,指間滴溜溜地轉動著金樽,雙眼眨也不眨地凝視著杯中美酒,嘴角似笑非笑,若有所思。

身後狂風鼓舞,桅帆獵獵,歡歌笑語聲不絕於耳。此行又是大獲全勝,縱橫千余裏,擊沉水妖船艦二十余艘,眾將士自然興高采烈。

這三年來,他首倡“鯊群法”,將青龍艦隊化整為零,不再如從前以巨艦連成一片,橫行海上,而是改用速度更快的中型戰艦,縱橫交錯,兩兩保持數裏之距。數十艘戰艦綿延鋪展,遊弋東海,一旦遇見敵艦,立即發出信號,與附近戰艦包攏夾擊,形成群鯊奪食之勢,一舉將敵方殲滅。

倘若敵方艦隊龐大,則倚借己方船艦輕便快速的優勢,迅速逃離,將其艦隊拉成長線。

而後發出信號,調集附近戰艦,一齊猛擊敵方沖在最前、或落在最後的船艦。等到對方其它戰艦追上後,又繼續逃散。如此循環反復,分而擊之,直到將敵方艦隊徹底拖垮,再如鯊群般四面圍攻。

依靠此法,青龍艦隊退可自保,攻必全力,威效倍增。水妖艦隊無計可施,要麽戰無鬥志,望風而逃,要麽聯陣徐行,慢速如龜,局勢自然大轉被動。數萬裏東海,幾乎全成了龍族之天下。

縛南仙龍顏大悅,對他印象大為改觀,連連擢升,甚至封其為“鎮海龍王”,權傾朝野。歸鹿山等名將盡數由他指揮調遣,風頭一時無兩。

卻不知這“鯊群戰術”乃是從拓拔野那裏現學來的。自從當年在東海被鯊群圍攻,險死還生,拓拔野便結合幼年與其他小孩兒打架的經驗,創出了這套鬥伏海獸的方法。

六侯爺同他廝混了幾年,耳濡目染,自不免潛移默化,將此法套用於海戰中,不想竟連奏奇功。飲水思源,每次得勝班師之際,總要惦念起那許久未見的拓拔磁石來。

三年音信全無,不知此時此刻,他究竟是生是死?

六侯爺心下一陣悵然,喃喃道:“小子,你再不現身,真珠的眼淚可就要掉光啦。”驀一仰頭,將美酒飲盡。

正想喚人斟酒,主桅上號角長吹,主舵遠遠地叫道:“下艙,準備沉潛!”甲板上嘭嘭連聲,龍族將士潮水似的湧入底艙。

水晶宮快到了。

想到再過片刻,便可重新見著那溫柔羞怯的小美人魚,六侯爺精神一振,起身伸了個懶腰,隨著人流,大步朝艙門走去。

眼角掃處,瞥見遠處漆黑的海面上懸浮著數百淡淡的綠光,明滅不定,心中陡然一凜。

那是海螢蟲的光芒!

海螢蟲是一種食腐昆蟲,常常寄生浮屍體內。每次海戰過後,殘肢漂浮,總會引來成千上萬的海螢蟲,夜裏望去,碧熒熒的一片,極是詭異壯觀。

但前方是水晶宮海域,為了避免泄露龍宮方位,龍族極少在方圓百裏內出沒,更毋論與人釁鬥激戰了,如何會有屍體漂浮在此?

六侯爺心中怦怦劇跳,隱隱覺得有些不妙,當下不動聲色,踏著海浪,悄無聲息地朝彼處馭風沖掠。

海螢蟲轟然沖天,嗡嗡盤旋。波濤劇烈跌宕,果然懸浮著三具屍體,個個尖耳凸睛,肩胛上長有魚鰭,赫然正是龍族的巡海夜叉!

六侯爺心中陡然一沉,冷汗浹背。這些夜叉身上均有明顯的刀劍傷口,腰上又綁了斷裂的繩索,顯是被人殺死後,沉屍海中,卻被魚群咬斷了縛石的繩索,才又重新浮上海面。

轉頭四顧,天海蒼茫,殊無異狀,大風撲面,也未聞見血腥之氣。

巡海夜叉共有三千人,倘若真是水妖艦隊追尋到龍宮所在,被眾夜叉發現,勢必發出警訊,交相激戰,又焉能像此刻這般平靜?

但若未曾來過水妖,有過大戰,這三個夜叉又是死在誰的手中?其他巡海夜叉又怎會視若不見?

六侯爺越想越是驚疑不定,沉思片刻,隱隱猜到大概,當下反身掠回旗艦,將各船將領盡皆傳來。

眾將聞言,臉色俱變,歸鹿山沉聲道:“夜叉巡海,稍有風吹草動便需立即回報,每隔一個時辰便要清點一次人數。那三具屍體既已被海魚、螢蟲啃咬大半,應當已死了一個時辰以上,按理說,眾夜叉絕不可能不知。只怕是龍宮中當真發生了什麽變故。”

眾將議論紛紛,都說即刻轉向,從海底暗門返回水晶宮。

六侯爺搖頭道:“倘若龍宮真被水妖占據,不管從哪個門回去,都勢必要掉入陷阱。”

頓了頓,又道:“宮中有六萬將士,陛下又神功蓋世,若無內奸策應,水妖決計不可能攻占這裏。我們貿然回去,分不清敵友,只怕連刀還不及拔出,就做了冤魂野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