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洞房花燭(第4/6頁)

※※※

在鯤魚腹中,如此昏天黑地,不見晝夜,也不知過了多少時日。

兩人既然無法脫身,索性找了一個隱秘的洞室,以為婚房,安心定居了下來。雖比不上龍族水晶宮的太子殿,卻也其樂融融,甜蜜無間。漸漸地,反而覺得比起勾心鬥角、血雨腥風的大荒,這腥臭寒冷的鯤腹世界倒宛如世外桃源,太平安樂得多了。

拓跋野用鯨魚骨末做了一個沙漏,聊以記時,每一個沙漏傾盡的時間正好是一個時辰,十二個沙漏便是一天。

“白日”裏拓跋野二人騎著白龍鹿前往鯤魚腸胃“狩獵”一些冰凍的魚、獸燒炙為食。拓跋野廚藝高超,雖然工具簡陋,但原料豐富,菜式花樣倒也層出不窮;某些肉質鮮嫩甘美的鱈魚、鯨豚,便以雪水腌著生吃,倍覺清甜可口。頓頓噴香美味,引得白龍鹿貪婪如饕餮。

雨師妾則將獸毛、魚皮縫制成各式衣裳、被。鯤腹越來越寒冷,直如幽明鬼界,兩人雖然都真氣充沛,亦難以抵受,就連白龍鹿也一起穿上了厚厚的獸皮毛襖,看起來毛乎乎、肉乎乎的頗為有趣。

閑時無以消遣,拓跋野便與龍女一起修習《五行譜》,參詳那晦澀艱深而又殘缺不全的“回光訣”,時有所悟,但始終難以盡窺其妙。

“每夜”臨睡之時,拓跋野便以五行真氣為龍女逼迫體內的“紅顏彈指老”巨毒,原以為有了蛇丹之後,自己的氣血也具備了“不死藥”的效力,藥到病除。豈料那奇毒就像是生了根似的紮在雨師妾的體內,分毫不退。

好在鯤腹內陰寒無比,加之流沙仙子的不老之血仍有大半積留在龍女體內,因此劇毒倒也一直沒有發作,臉上的皺紋也不曾加深。

拓跋野想起自己無暇向蛇姥追討“不死藥”的藥方,每每自怨自艾,深以為恨。龍女雖不畏死,卻怕在自己的心上人面前衰老變醜。以冰為鏡,瞧見自己眼角唇邊的皺紋時,臉上笑語嫣然,裝得毫不介意,心裏卻是說不出的黯然苦澀。但轉念又想,橫豎都出不了這鯤腹,只要此地永遠這般森寒,毒性不發,自己便能與拓跋野相守終老,這才稍感釋懷。

鯤腹雖大,卻難免有遇見“鄰居”的時候。

青帝在鯤肚內四處遊蕩,依舊癡狂瘋癲,或是對著冰壁中的影子驚喝怒吼,拳打腳踢;或是盤腿坐地,對著地上刻畫回光訣苦苦沉吟。

起初撞見兩人,他免不了疑忌發狂,怒吼著糾纏追殺,好在拓跋野吞服了蛇丹,經脈盡復,每日又以修行為消遣,真氣大漲,仗著天元逆刃、定海珠等神器,也能與他周旋遊鬥,伺機逃走。即便鬥他不過,也每每用“影子”、“神與道合”等話題引得靈威仰癲狂迷亂、無暇他顧。

日子一久,拓跋野更是總結了許多對付青帝的法子,力鬥智敵,隨心所欲,總能全身而退。

而青帝常常見到他,與他交手,似是也莫名地生出了親近之感,更加認定自己便是他的影子,敵意漸消。有時見他二人經過,只呆呆地瞧了幾眼,便又低頭苦苦沉吟回光訣。到後來,拓跋野二人即便是坐在他身邊,他也一聲不吭。

眼見他終日逢頭垢面,瘋瘋癲癲,吃飯、睡覺也不知曉,雨師妾心下憐憫,不時地送他一些獸衣、魚肉。他卻始終皺著眉喃喃自語,視若無睹,常常過了兩三日,那些魚肉還是動也未動,有時餓得極了,才胡亂地抓起獸衣與肉食,一起往嘴裏塞去。

兩人看得大為心酸,想到昔年風頭無限的一代木族帝尊竟淪落至此,更是感慨無限。緊握雙手,均覺人生無常,權位名利不過是浮雲變幻,什麽都比不過和至親至愛之人甜蜜平淡地共度一生。

每過一日,拓跋野便在石壁上刻畫一道,以為印記。如此“晝”去“夜”來,石壁上密密麻麻已畫了百余道石痕。

這一日,拓跋野和雨師妾又帶了些燒好的獸肉去看望青帝,到了那高九橫坐化的腔室前,只見他歪著頭,皺著眉瞪視著甬道石壁,口中嘟嘟喃喃,也不知在說些什麽。

兩人凝神一看,心下大奇,那石壁冰層之下赫然寫著數千個密密麻麻的蛇文古字,中間還夾雜著許多奇怪的圖案,畫的像是爐、鼎之物。圖文全在冰層之下,分毫無損,自然不是青帝所刻,而是早已存在的了。

拓跋野心念微動,登時想起那日與白龍鹿、雨師微沖入此洞時,甬道內壁上依稀便有許多古怪的圖文,只是當時急著尋找龍女,不曾留意。不知究竟是誰所刻?

他吞了記事珠後,記憶力極佳,對蛇姥所傳授的蛇文含義無不了然在心。加之聰明絕頂,這些日子以來,天天研習蛇文的“回光訣”,對這種太古文字推演猜測,已悟出十之八九,此時逐字逐句地凝神細看,倒也能看懂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