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大事記(第2/3頁)

而根據目前的情況看,這似乎也並非巧合。

雖然按照這樣的推論,李林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某種獻祭行為,但是魔法帝國從建國以來一直都奉行著“信神但不信仰神”的行為準則。沒有任何神廟,更不會有祭台。所以即便鄧肯去那裏面是為了這種事的話,未免有些怪異。但是,內裏一定是有什麽需要這些人存在的東西。

那究竟是什麽?

即便是李林,也完全猜不透鄧肯的想法。不過,無論鄧肯的任務中究竟隱藏著什麽樣的陰謀,這對他而言都是只好不壞。畢竟,他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讓這次計劃徹底破產,而現在看起來,這種可能性顯然不低。而接下來,他們還有著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如果能夠把這些人變成部下或者奴隸,那麽自然會輕松不少。

通過城門之後,馬車緩緩的向魔法帝國之都的方向駛去。它們緊靠著懸崖絕壁的側面,那條只能夠供四人並肩行走的道路顯的有些狹窄。從側面望去,這仿佛是一塊被切下來的豆腐。只在中間部分留下了一個細小的折皺,而馬車則正在這細小的折皺上行駛,稍有不慎就會掉落入無底的深淵。

李林望著身邊的懸崖,沉默不語。這幾乎可以直達地獄的巨大洞穴正是那次戰爭的遺留物之一。當時,為了阻止五國聯軍侵入首都,向來擅長攻擊法術的其中一位奧術法師施放了這個威力無比巨大的“毀滅轟擊”,那奔騰洶湧的能量光芒將一百萬軍隊連同這片大地一起吞沒。但是即便如此,也沒有阻止住那些野蠻人前進的步伐。而最終,那位奧術法師在戰場上堅持了整整七天七夜,最後以身殉國。

在那場戰爭死去的人數足有數億之多。

即便用他們的屍骨,也無法填平這無底深淵吧。

李林收回思緒,他重新轉移了目光,然後翻開了自己隨身攜帶的歷史書。

這是李林在離開笛卡之前購買的一本講述大陸歷史的書籍。在李林看來,上面充斥著謊言和欺騙,一場侵略戰爭被歷史學家掩飾為正義的抵抗,邪惡的魔法力量在五位英雄以及向往著光明與自由的民眾面前逐漸消退。他們把魔法帝國描述成了一個邪惡的國都,對人類犯下了嚴重的罪行。而在這本書裏,精靈和矮人等種族也被一並醜化,在歷史書中,它們被描述成了魔法帝國的幫兇,與他們一起壓迫著善良的人民。書中每一處用欣喜字眼所提到的勝利,對於李林來說都是無法忘卻的失敗。魔法帝國雖然強大,但是從未有統治過這片大陸。在奧術法師們的帶領下,魔法帝國一直在安靜的過著自己的日子,更不用說什麽壓迫和剝削其他國家的人民。

閱讀這種偽造,甚至徹底顛覆的謊言自然讓李林非常憤怒。但是他依然有辦法冷靜下來,通過這些描述來尋找出關於那場戰爭的蛛絲馬跡。畢竟,對於魔法帝國來說,那場戰爭來的太過突然,而一直到最後李林戰敗,他們動用了不少手段,也沒有完全搞清楚究竟是什麽原因導致了這次戰爭。但是現在從這本歷史書上去看的話,卻說不定可以得到答案。畢竟,歷史既然是由勝利者書寫的,那麽他們自然不會在吝於隱藏自己的名字和真面目。

但是讓李林失望的是,整篇歷史書大多是在講述,或者吹噓那五位英雄究竟是如何從逆境中崛起,率領自己的國家抵抗魔法帝國的“壓迫”,結盟,最後毀滅了魔法帝國的故事。這些故事對於李林毫無意義,早在開戰之初奧術法師們就已經得知了這五個人的存在,並且從來沒有把他們當作真正的主使者。經歷過漫長歲月的奧術法師們早已經發現了這五位英雄身後,一定有某個人或者力量在支持著他們。而這五個人,只不過是它的棋子,用來對付魔法帝國的一個標志。

李林合上歷史書,重新回想,仔細思考著他與那五個人戰時的情景,盡量抓住每一個回憶。

他們的確很強,但是並不是李林的對手。

不過,他們很明顯知道李林的弱點。

“時間選的太巧妙了,而且……太精確了。”

現在再回想起那一次戰鬥,對李林而言,實在充滿了太過的詭異。事實上,他與五位英雄的戰鬥完全不象是書上所描寫的那樣“一開始將五位英雄逼迫入了絕境,而在之後,一個致命的失誤使他失敗”。從一開始,李林就徹底被那五個人所壓制,他們精心挑選了李林力量最弱的時候出現,其精確程度甚至讓人不得不懷疑他們是絕佳的演員,在最完美的時間出現在最完美的地點。這也使得他根本就沒有辦法做的太多,最終……這也導致了他的失敗。

但是,這本歷史書卻遠遠沒有滿足李林的要求,通篇充斥的都是誇張的描述,甚至還有作者一些不切實際的猜測。李林甚至真的很好奇,以當時那五個人的力量,如果自己真的“召喚出了數以百計的深淵魔鬼進行戰鬥”的話,他們有沒有那一成的機會活著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