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靈虛露

〔一〕

今年春季雨水不足,天氣幹旱,各種花兒雖然開得挺早,卻不如往年水靈,不過倒也正好可以讓文清和沫兒摸索一下幹濕花瓣處置方法的同時運用。自兩人完成了忘憂香,頗有些成就感,學習起來用心許多,制香技藝日趨嫻熟,普通花露香粉已經不用婉娘指點,可以自行制作。且沫兒聰慧,文清忠厚,當然其中免不了沫兒會偷奸耍滑,文清卻從不計較,兩人配合得相當默契。婉娘樂得清閑,整日裏搖著團扇,賞春遊玩,甚是自在。

轉眼到了五月。聞香榭裏前一日便包了粽子,縫了香囊,端午一大早,婉娘叫醒沫兒,文清趕了車,三人去城南采露水。

官道兩側槐樹、桐樹葉子卷曲,灰塵遍布,幹巴巴地矗立著。地裏的冬麥已經收割,點播的棉花、大豆尚未發芽,長短不齊的麥茬子暴露在陽光下,散發出一股略帶苦澀的枯味兒;紅薯地裏,剛栽上的秧子軟趴趴地倒伏在隴上,不時見老農顫巍巍地從洛河挑水過來,一瓢瓢地點灌在半死不活的植株上。

婉娘看著窗外,幽幽地嘆了口氣。文清喃喃道:“四個多月沒下雨了。”沫兒想起以前每逢天旱,方怡師太就要跑很遠背水澆地,不由得雙手合十祈禱道:“老天爺,趕緊降點雨吧!”

出了定鼎門一路南行,走了足有半個時辰,行至香山腳下,三人下車步行。沫兒疑惑道:“還采露珠嗎?”婉娘嫣然一笑道:“今日我們去伊闕。”

沫兒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白她一眼道:“龍門就龍門,還伊闕。”

伊河兩岸東西山壁立而峙,伊水中流,遠遠望去如同天然的門闕一樣,伊闕因此而得名。據稱隋煬帝冬巡洛陽,被這天造的壯闕吸引,曾含頜驚嘆:“此非龍門耶?自古何不建都於此?”故民間多稱此處為“龍門”。

沫兒乞討時,曾在龍門盤桓多日,只是那時饑寒交迫,對沿途美景視而不見,更別說欣賞遍布山崖的石窟雕像了。今日一看,松柏蒼翠高聳,伊水碧波蕩漾,古寺幽鐘,商船畫舫,莊重威嚴的雕像與青山綠水交相輝映,好一片旖旎蔥蘢、鐘靈毓秀的伊闕風光。

見沫兒看得呆了,婉娘笑道:“你以前沒來過嗎?”

沫兒撓頭道:“以前來時,只顧肚子餓呢,沒看其他。後來又同旁邊村裏的一個小混混打了一架,就走了。”

文清頓時來了興趣,道:“你打得過打不過?”

沫兒探頭朝伊水對岸掩映在樹木中的小村莊張望了一番,得意道:“正面打當然打不過,我就設了個小陷阱,嘿嘿。”

文清還想問他設了個什麽陷阱,婉娘卻問道:“你為什麽同他打架?”

沫兒渾身不自在起來,嘟囔道:“他說……我是妖孽,帶著一幫小孩子,聲稱要抓了我丟進伊水裏。”

文清吃了一驚,叫道:“真的?”

沫兒恨恨道:“他故意作弄我,幾個人架著將我丟進了溪水中。”

也不知那時天氣如何,但看沫兒的恨意,顯然不是盛夏。文清不敢再問,連忙拉著沫兒走到洛水岸邊的柳堤上,指著前方的盧舍那大佛雕像道:“沫兒,我們去那邊拜佛去。”

初夏時節,氣候宜人,遊人漸漸多了起來,虔誠的香客提著香燭元寶,已經上完一柱早香,路邊一些攤點商販也開門迎客。沫兒忘掉了那些不快,跟著文清順著柳堤瘋跑,看到胡人的商船便站住揮動雙手,大聲呼叫,以期引起注意。

※※※

不一會兒,行至香山石壁下。只見整條石壁上猶如蜂巢一般,佛龕遍布,大到高十數丈的奉先巨窟,小到僅尺余的玲瓏石龕,層層疊疊,形態各異。其中最為壯觀的盧舍那大佛依山而坐,體高足有足有五丈,面部圓潤,目光慈祥,嘴角微露笑意,居高臨下俯視著腳下的蕓蕓眾生。

沫兒一聲歡叫,拉起文清沖往旁邊的石階,沿級而上。婉娘在後面大叫:“小心磕著!”

兩人很快來到半山腰處的奉先寺。奉先寺為高宗時期所鑿建,歷時三年九個月,規模巨大,雕刻完美,堪稱窟龕之最。主佛盧舍那表情含蓄而神秘,慈祥而威嚴,衣紋簡潔流暢,背光華美;兩旁的肋侍菩薩、佛弟子、金剛、神王等,或虔誠或怒視,神態各異,高度逐漸降低,成眾星捧月之勢。

日上三竿,香客漸多,各種香燭貢品擺得滿滿當當,禱告聲、誦經聲嗡嗡響成一片。裊裊的煙霧下,盧舍那的微笑愈加靈動祥和。

文清沫兒站在邊緣的石階上仰望盧舍那,不禁嘆為觀止。兩人沒帶香燭,只管擠進人群,在香爐前磕了幾個頭,見婉娘跟了上來,又轉去其他地方。

整條石壁大大小小的佛龕有千余個,兩人看了近處十幾個大的,又繞到旁邊幾處小龕,猜測裏面供奉的是什麽。看了幾個,走的偏僻了些,只聽得不遠處有叮當之聲,追過去一看,原來一個匠人正在開鑿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