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回 捧珠龍女遭忌算 離匣孫猴贏勝著 (第6/6頁)

觀音欲發作不行,只道:“我讓它負你們過河,先折折過愆,回去再打再罰!”唐僧感激涕零,拜道:“菩薩普渡之恩,永世不忘。至於罰懲金甲神之事,還請菩薩三思:說到底是‘大水沖了龍王廟’、牙齒咬了舌頭而已!

不算什麽大過!”沙僧亦道:“既將功補過,何須再鞭笞棒打!”八戒因被金甲怪捆著吊著兩日,所以懷嗔不語,行者亦只冷笑。菩薩教誨道:“行者、八戒,你兩個何時能長進!——只為一時委屈,便懷恨生怨。殊不聞昔時佛祖被歌樂正節節割肉支解,卻忍辱負重不生嗔怪之心,遂入涅槃!偈雲:‘四大無我,五蘊皆空,忍辱持戒,心自清凈!悟到法我皆無時,便是靈山佛與聖’!”行者、八戒見菩薩正色說教,口上只好諾諾應著。

那菩薩便把金魚拋在河裏,念聲咒語,便長得碩大無比,儼然一個小島。

唐僧大喜,再三叩謝。眾僧、白馬上了魚背。金魚搖頭擺尾,分水破浪朝對岸遊去,不消三個時辰,過了浩浩淼淼通天河。上得岸來,那魚打個水花不見了,空中亦不見觀音祥雲,想已回南海了。唐僧、沙僧依舊望空遙拜。八戒也跟著磕頭,恐三藏看不見,提醒道:“師父,老豬也拜了,日後多提攜著點!”唐僧擡頭見行者直挺挺旗杆似的立在那裏,問他為何不拜,行者氣鼓鼓道:“謝她什麽!全是她遣金甲怪幹的好事!中間見鬥不過老孫,又令龍女前來助陣!...

唐僧聽見“龍女”二字,臉熱心虛,責道:“悟空休得胡說!明明是金甲神私離仙山,怎敢往菩薩身上栽贓!不是菩薩,如何過得這通天河!不謝便罷,卻不該信口開河!”沙僧亦道:“菩薩豈是那種人!”八戒扯行者後襟,“哥哥留神些,那菩薩有順風耳;你這一張口,她便知道了!”行者惱道:“知道便知道,老孫走得正站得直,怕她個甚!大不了回花果山種桃栽柳,不當和尚了!”唐僧正是用人之際,豈肯讓行者走,忙道:“且不管那妖魔來自何方,受誰指派,這一回若無悟空褡救,貧僧焉能生還!且受為師一拜!”行者受不得人捧,道:“師父折殺小徒了!”不叫師父施禮。八戒亦拱手道:“多虧大師兄尋根摸底,方降了此妖——只是讓老豬多吊了一日,心裏有些怪你!”沙僧臊他道:“誰叫你色迷迷地跟那鰻魚精走哩!還有臉怪大師兄!”八戒皮臉道:“人家相中老豬了,你沙和尚想跟人家還不要你來!”師兄弟鬧了一回,行者見眾人皆領他的情,也不再說回家之事。幾僧重登路程。

是日晚師徒投宿一座荒廟裏,夜闌更深之際,三藏聽著廊檐的鋒鈴聲,久久不能成眠。思起昨宵河伯府中龍女的溫存..又憶起姑射山仙子、百花羞公主..不禁纏綿悱惻。嘆息:吾既入佛門,就該斬斷情緣,為何偏又遇上些癡情女子?有緣相逢,無緣相守,悲哉!忽又想起身負的佛旨敕命,愧恧自己塵念未泯。是這般如何能詣靈山、成仙聖?思潮翻卷,心亂如麻,誦念了幾遍“心經”方沉沉睡去。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