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皇開邊意未已---《白駒》 人質(第2/3頁)



  “借風勢……”路牽機喃喃自語。

  邊俊打了一個激靈。放起火來燒了糧倉也罷,真燒了開去,棗林村這許多村民不是也一起送了性命?他猶猶豫豫地開口:“路將軍……路將軍……這棗林村……”路牽機滿腹心思,哪裏聽見邊俊羅嗦?邊俊見他不聽,有些發急,大聲說:“這棗林村許多村民怎麽辦?”這一聲說得響亮,眾人都嚇了一跳,只怕連橋對面也能聽見這邊有人聲,兵器都操在了手中。結果等了半晌也沒見有什麽動靜。看來這個時刻都睡得死了。

  被邊俊一提醒,路牽機倒明白了過來,棗林村這許多人在裏面,他們進出無礙又熟悉地形,若能借助不是再好不過?若是能夠在棗林倉內部發動,他摸了摸懷中的軟布包裹,心中安定了下來。當下對邊俊說:“村民無辜,自然要救,不過到時候亂了必然有傷亡,倒不如……”邊俊機靈得很,當下用力搖頭:“路將軍,棗林村如果那麽多血性漢子就不會只有我一個了。有命在有地方住有飯吃,哪裏有人肯博命?”要吸引燮軍的注意力,首先不能讓他們看出輜兵們的實力。索隱實在不是一個領兵的將領,好一陣子才想起以前聽界明城說過的一個故事:古代打仗的時候有人用馬尾拖了樹枝在地上亂掃,遠處的敵軍看見煙塵滾滾,還以為是大軍壓境,沒打就跑掉了。

  索隱依樣畫葫蘆,安排了十個身手比較好的輜兵騎著山馬,一旦路牽機發動就跟著自己沖進棗林倉去射殺燮軍守衛,其余的人在棗林村中收集柴草,在空地上點去火把,再讓那些大角拖了樹枝在村裏奔馳,做出一番聲勢來。

  輜兵們聽了索隱的安排,面面相覷,過了一陣子,一名輜兵好心地擠到他面前說:“十一個人夠幹啥的?咱們以前走馬幫的時候看見十來個山賊也不害怕啊!也是有刀有槍的。”索隱臉一紅,他這個辦法,沖進去的人基本就死定了,純粹是有心保全幾個弟兄。他又不善於說謊,急道:“你們那麽點年紀,刀不能刀,箭不能箭,都沖進去也不過是白白送死。”那名輜兵脖子一梗,“咱們走了這古道出來,死也死過一回了,還怕什麽?要是怕死就躲青石城裏不出來了。腦袋掉了……腦袋掉了……”他畢竟不是常常豪邁,一時居然想不起來下面半句,還是有人接口說:“碗大個疤!”他點頭說:“就是!碗大個疤!咱們還有那麽多火把蠟燭,裝在大角身上一道沖進去放把火燒開了,死也死得痛快!”索隱默然一刻,問那輜兵:“你叫什麽名字?”這一路艱險不斷,哪裏顧得上跟輜兵們交談?隊伍中的人,還有一多半的名字他叫不出來。

  那輜兵頭一昂,說:“雲中雲飛揚。”索隱一愣,喃喃道:“這名字好長……”雲飛揚氣急敗壞地辯解:“雲中人氏嘛!”索隱不由笑了,說:“開個玩笑你就著急。雲飛揚,你這名字好大氣派,果然有道理。”他環視輜兵們一圈,“這樣我們就都殺進去?”輜兵們齊齊點頭。

  索隱肅容用手指敲了敲胸甲,臨夏堂出征時候的熱血又湧動起來。現在不能大聲呼喝“依然在”,那份心情卻是一樣的。

  起先是一陣混亂,哭喊聲中,東南角亮起了第一道火光,緊接著是西南角。不知道路牽機是怎樣做到這一點的,但是微弱的火光從棗林倉的兩邊同時開始跳動。

  索隱揮手示意,輜兵們也點燃了一支支的火把和柴草堆。棗林村中的土路上,三五步就是一堆火,接連被鋪在地上的長長燭芯點燃,猛一看似乎大半個村子都是伏兵。

  棗林倉的柵欄發出一聲爆裂,靠近木橋的地方被人推開了一個口子,燮軍的呼喝聲中,黑壓壓的人潮正在擠出來。

  就是這個時候!索隱暴喝了一聲“殺!”縱馬沖過了木橋,身後馬蹄聲混雜著腳步聲,四十五名輜兵都跟了上來。守在南門的燮軍少說也有百來人,可完全被這突然的暴亂弄昏了頭,他們握著弓箭和兵器大呼小叫著沖過來,試圖堵住正從柵欄中湧出來的人潮,卻迅速被人潮淹沒了。那些沒有及時趕到的燮軍被這場面震懾住了,剛剛猶疑地停下腳步,卻在聽見“颼颼”聲響的同時中箭倒地。

  索隱根本不管那些被嚇傻了的燮軍,驅馬直進南門。門內就是營帳,裏面抖動不通,其余的燮軍守衛剛醒過來。第一個邁出營帳的燮軍看見的是旋轉著飛過來的熊熊火炬,和射進他大張著的嘴裏的那支箭。跟上來的輜兵們學著索隱的樣子把火種扔到營帳上面去。駐守在棗林倉的也是真騎,他們的營帳是浸過油脂的牛羊皮做的,防風放雨,碰上火星子就轉眼燒成了一個大火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