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木葉無雙(第4/6頁)

不過這沈君顧看到了錦盒,便毫不客氣地直接打開,一個黑色的茶盞靜靜地躺在金色綢布上,盞底的釉色上面有片暗金色的葉子,雅趣盎然。

“嘖,木葉盞?”沈君顧只是隨便地瞄了一眼,便擡起了頭朝方少澤看來,用鑒定古董一般的目光上下打量著他,唇邊勾起了嗤笑的弧度。

方少澤眯了眯雙眼,發現這位沈二少一臉的玩世不恭,頓時對程堯的介紹懷疑了起來。這樣的紈絝子弟,怎麽看也不像是對古董如數家珍的學者,更像是信口開河的騙子。

“吉州窯的木葉盞存世極少,你們這是從哪兒弄來的這寶貝啊?"沈君顧把“寶貝”兩個字特意加重語氣,其中蘊含的輕蔑任誰都聽得出來,這是反諷。

方守一聽就不爽了,他還特意選的好幾家古董店,沒去買那些俗氣的金銀器,在一家古董店的老板建議下買了兩個瓷器,都是頂尖的極品,那價格貴得無與倫比,還都是比較容易攜帶的精巧瓷器。

方少澤卻挑了挑眉,沉聲問道:“沈二少說這是假的?這據說可是宮裏面流出來的東西。”只是看了一眼,都沒有上手去摸,就判斷這是假貨?

“嘖,宮裏面流出來的東西?這話也就是騙騙外行人吧!那宮裏面確實是流出來很多東西,但只怕沒幾個人有緣分見到。”

“木葉盞都是采集的自然樹葉與瓷盞一起進窯燒制,最後在盞底留下葉脈清晰的輪廓,在倒入茶湯之後,相映成趣,而又因這世上沒有兩片葉子會完全一樣,就造成了每個木葉盞都會不一樣,也被稱之為,木葉無雙。”沈君顧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收起了臉上嘲諷的笑容。只要一說起古董,他都會非常地認真,還是很有專業素養的。

“此名應是取自《華嚴經》的禪意,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所以也有人推斷,這木葉盞為佛家所特殊燒制的禪茶用品。”

“而燒制這種木葉紋的工藝,早已失傳。後人有仿造者,均不成形。因為傳世稀少,所以見過的人並不多,以訛傳訛,便以為真品就是如此。我年少時曾在景陽宮見過數個木葉盞碗,所以倒是不用細看,便知此物是贗品。

“真品燒制的時候葉片經過特殊處理,在釉色中化為灰燼,殘留下來葉脈形狀。摸上去,樹葉的部分與周圍黑釉毫無凹凸差別,表面光滑無痕,這贗品不過就是用舊的黑釉盞放上一片葉子,再經過低溫上釉處理。凹凸不平不說,還有形無神,死氣沉沉。”

方少澤聽他娓娓道來,早就有幾分相信,聽聞此言,又伸手去撫摸盞底,果然碰觸到了凹凸不平感。當下不禁回頭去看站在身後的方守。

方守黑著臉,暗自記下。那家古董店的老板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膽!敢賣他假貨!真是不想活了!

方少澤想起方守曾經說過,兩件禮物都在同一家店買的,那豈不是之前送給程老爺子的那個汝窯筆洗也是假的?

沈君顧見方少澤冷著一張俊臉,他身後的方守也是一臉的戾氣,也見怪不怪地勾了勾唇角。他古董鑒定得多了,說出鑒定結果之後每個人的反應各有不同,他也都懶得去管閑事。有膽量賣出贗品的,就要有膽量去承擔後果。

方少澤讓方守把那錦盒蓋上拿走,送禮送到面前被對方指出是贗品,面子都丟到四九城外去了。他剛想說幾句場面話緩和下氣氛,就看到沈君顧朝他伸出了一只手。

“鑒定費啊。”沈君顧見這年輕軍官一臉疑惑地朝他看來,不禁上下晃了晃攤開的右手,“這木葉盞雖然是贗品,可是用的黑釉盞卻是宋朝的老貨。估計還能值個幾十塊吧。鑒定費就便宜點,算個五塊錢吧。”

在路上程堯介紹沈君顧的時候,倒是也把他的鑒定規矩說了一下。方少澤呆愣了一下,是沒想到對方把他當成了來求鑒定的客人。

不過想想也是,他坐下來之後都還沒有自我介紹。

這樣也好,也算是巧妙地保了一下他的面子。

方少澤示意方守掏出五塊大洋放在桌上,這五塊大洋說貴很貴,但說便宜也很便宜。

因為他剛才觀察過,這華樂園封台儀式上,點一首曲子的最低限額就要五塊大洋。

“承蒙惠顧。”沈君顧的神情立刻松動了許多,笑眯眯地把這五塊大洋數了一遍,珍惜地揣進懷裏。

這種錙銖必較又吝嗇不已的架勢,連方少澤都嘆為觀止,越發肯定此人是良好的合作對象。

“沈先生,鑒定費又能賺幾個錢呢?沈先生若是缺錢,可以考慮跟我一起做件大事。”方少澤淺笑地建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