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變革

要讓匠械營徹底改頭換面,成為自己心目之中的制造局,光有股份和人事制度的激勵與管理還不夠,還必須對其內部的運行機制做一番巨大的調整才行。

之前的匠械營承接的任務非常繁雜,制造,修理的各種軍械和提供的軍需物資達到十多種,從長槍,刀劍,到箭矢,盾牌,還有士兵的皮帶,束具,機弩上的金屬扳機與導槽,甚至是箭矢與軍中馬車上所需的嚼頭,鞍具,馬掌,各種各樣的東西,只要是軍中需要的東西,上面都會把任務丟到匠械營,讓匠械營的工匠們弄出來,這樣的好處,對上面的人來說,是省了事,只要有一個匠械營,什麽問題都能解決,但是同樣的,這樣的弊端也很明顯,就是匠械營的工作效率非常低,從軍需後勤保障的角度來說,這樣的安排,是效率極其低下的。

作為一個有著超前的管理認知水平的人,嚴禮強當然不允許自己的制造局變成一個臃腫而且行動遲緩的龐然大物,所以,他來到匠械營的第二天,就大刀闊斧的對制造局的業務進行了精簡和改革。

制造局的武器制造,嚴禮強只保留了長槍和箭矢這兩類。

長槍是因為制造局這邊的山上就有大片的白蠟林,這是匠械局制造的長項,幾十年的招牌,沒有必要放棄,制造局制造出來的長槍,質量可靠,過硬,是大漢帝國最標準的軍械,除了可以自己用之外,依然還可以用一個不錯的價格賣給平溪郡內的駐軍和民間練武之人,在銷路上是不用發愁的,所以就保留了下來。

同樣,匠械營這邊制造的箭矢也是質量過硬的軍需物資,而箭矢屬於消耗品,真正打起仗來,箭矢的消耗都是非常巨大的,就算不打仗,平日整個平溪郡軍中和民間也有巨大的消耗,所以,箭矢的制造也保留了下來。

除了這兩樣之外,其他匠械營之前承接的各種任務做的東西,都被嚴禮強砍了下來,那些雜七雜八的事情,從此以後就和匠械營再無關系。

而就算是制造局保留下來的長槍和箭矢的制造,嚴禮強所采用的制造方式,也震驚了所有人。

這兩樣東西,嚴禮強根本不打算放在制造局中生產,而是準備把這兩樣東西交給制造局周邊的兩個村的村民來生產。

當嚴禮強召集制造局中的一幹管事和匠頭們開會,在會上說出自己的想法的時候,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既然如此,那要我們匠……制造局有什麽用呢?而且外面那些村鎮的村民們制造出來的軍械,質量怎麽保證?”一個耿直的匠頭第一時間就站了起來,提出了自己的問題。

放在嚴禮強前世,這是典型的“公司加農戶”的生產模式,也是培養和管理供應商的思路的延伸,當然,這一套東西放在這個時候,對制造局的許多人來說,是一個觀念上的巨大挑戰,因為所有人都沒想過可以采用這樣的方式來生產軍械。

嚴禮強沒有和眾人說什麽大道理和這種模式的優點,而是簡單扼要的說出了操作的辦法,“我們制造局當然有用,因為整個過程,都由我們把控和管理,第一步,我們派出工匠和匠人教那些村民們怎麽制造箭矢和長槍,這兩種軍械在制造上技術難度不高,不比編席子難多少,只要用心,那些村民們一學就會,在他們學會制造之後,我們先期可以把白蠟木和箭簇之類的東西賒給與我們合作的村鎮上的村民,讓他們在農閑時自己在家裏加工,他們加工之後,我們負責回收,給他們一個合適的價格,當然,在回收的時候,我們對質量是有要求的,只有達到我們要求的我們才要,達不到我們要求的我們就不要,材料損失由他們承擔,這樣一來,我們可以不用花一分錢,就能把制造局生產的箭矢和長槍之類的產能擴大數倍,而且,核算生產成本的話,我們還可以把箭矢和長槍的生產成本降下來,我們負責把東西賣出去,這樣一來,利潤也就可以得到保障,算是雙贏!”

一群人聽嚴禮強這麽一說,一個個面面相覷,完全不知道怎麽說,仔細一想,嚴禮強說的這辦法,似乎……似乎也可行……

“這樣一來……倒可以試一試!”錢肅斟酌著說道,“我可以讓人把我們制造局附近兩個村的村長找來,先和他們聊一聊,看看他們的意思!”

嚴禮強一笑,這種事,對那些平時基本沒有額外收入,就靠趕集的時候賣點雞蛋換錢的村民來說完全是無法拒絕的,只要制造局這邊放出風聲,嚴禮強相信,那些村民們爆發出來的熱情,絕對會把所有人嚇一跳,他這一次就先拿箭矢和長槍試試水,等到這事做好了,讓制造局的人摸索出經驗,也讓那些村民們嘗到甜頭,他還有大招在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