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節 楚南(下)(第2/2頁)

三天後,東平軍向南邊派出的斥候終於回頭了。他們不但證實了張全都督的警告,還帶回來了更確切的消息:邊軍殘部的主力兵馬確實正朝濟州直奔而來,兵力約莫在四萬到五萬之間,鬥鎧數目不詳。而尾隨拓跋雄其後的,則是由皇帝慕容破統率的金吾衛主力兵馬,兵馬多達十三萬之多。

根據斥候觀察,盡管是追逐戰,但金吾衛追得並不是十分緊,兩邊始終保持著兩天的行程——那種行軍速度,與其說是追趕,倒不如說是相送。

楚南府的知府衙門,現在已成了戰時的指揮中心。東平軍的高級軍官會聚於此,聽取斥候報告。聽到這通報,王虎、齊鵬等人頓時嚷聲大作:“慕容家心思歹毒,他們想引禍水東流!”

“他們就是想把邊軍給逼過來,跟我們來個你死我活!”

“五萬邊軍精銳啊!他們一人一口都要把我們咬死了!”

“慕容家這幫王八蛋,他們就是要借刀殺人,然後來個漁翁得利啊!”

將軍們爭先恐後地說著,七嘴八舌地嚷成了一片,結果是誰都聽不清誰的話。

孟聚坐在座位上低頭喝茶,比起義憤填膺的部下,他顯得平靜了很多,甚至還有余暇手托著下巴觀察著眾人的表情——倘若憤怒和謾罵有用的話,大家還用練鬥鎧幹什麽?而且,他的心態也很平衡:出來混,總是要還的。自己趁火打劫了慕容家那麽多次,他們還以一報,這倒也是正常的。

看著眾將嚷得差不多了,孟聚舉手示意,立即,將軍們都停了口,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孟聚身上,屋子裏靜得鴉雀無聲。

孟聚環視眾人一圈,最後卻是望向了文先生:“先生,我軍遭遇強敵,面臨極大危機。不知先生有何可以教我呢?”

這麽多的文臣武將聚集,孟聚卻是第一個就點了文先生的名,這份看重令在場眾將都是詫異。文先生站起身,躬身道:“主公在上,在座群英薈萃,眾賢雲集,學生一點淺薄之見,委實登不得大雅之堂,怕是讓主公和群賢見笑了。”

“先生但說無妨,不必顧慮。”

“如此,學生就莽撞了,便當是拋磚引玉吧。學生看來,拓跋皇叔大兵壓境,我軍的應對之策無非‘戰、避、和’三策罷了。”

孟聚沉思片刻,問道:“所謂‘戰’策之意,吾已明了,無非兵來將擋罷了。但先生所謂‘避’、‘和’二策又是何意呢?”

“皇叔匆匆北上,無非是想重據北方罷了。主公驍勇善戰之名,舉世皆知,倘若可能,拓跋皇叔亦不願與主公死拼的。只要主公讓開一條路,讓皇叔重返北上,料來朝廷也不會眼看著皇叔在北方苟延殘喘重新坐大吧?”

“放皇叔進冀州?”

孟聚微微蹙眉,他起身,緩緩走到窗前。此時,正值落日西下,整個庭院和府邸,都被深沉的暮色所籠罩。落日最後的紅霞,把廳堂照得一片炫紅。孟聚從窗前轉過身來,他的半邊臉也是赤紅的,猶如剛從血泊中浸泡過一般。

孟聚低沉地說:“此事,斷無可能。”

冀州以北都是東平軍的轄區,倘若放拓跋雄進去,著急的人就不是朝廷而是孟聚了。

拓跋雄要重新崛起,他勢必要從孟聚手上奪回地盤。坐山觀虎鬥的計謀又不是只有孟聚會玩,那時候,朝廷會很快活地坐在洛京看孟聚跟拓跋雄打個頭破血流的。

孟聚環視眾將,沉聲說:“楚南府是冀州的門戶,我軍將堅守此地,絕不後退半步。無論是何方之敵,我們絕不允許他們踏足冀州。”

眾將轟然喝彩:“大都督威武,就該如此!”

孟聚微微頜首,他轉頭望向文先生:“文先生,回避之策,不必再說了。我軍絕不後退,也是無路可退了,還是請說說‘戰’與‘和’兩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