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節 南國(第2/5頁)

“牧公,奏折你先擱朕這吧,朕會抓緊找戶部商議,看看哪裏還能湊出這筆錢。”仁興帝嘆氣道:“征滅西蜀,討伐張逆,全靠三軍將士奮勇作戰。但將士們太奮勇了,朕也吃不消啊——哈哈!”

仁興帝自己打了個哈哈,笑了起來,但侍立的兩位大臣都沒有笑,而是很嚴肅地看著他,兵部尚書方巖正待說話,仁興帝趕緊打斷他:“知道了,牧公,兵者國之大事,將士為國浴血,這不是該開玩笑的事,是朕失言了。

卿家所奏,朕知道了,近日將會有答復的。”

“陛下明鑒。武夫力戰於野,為國浴血,陛下身為人主,確實不宜輕佻此事。老臣所奏,還望陛下能早日解決,以免有傷軍心士氣——諸事奏畢,陛下倘無其他事吩咐,老臣便告退了。”

“牧公好走——那邊,來人,搞張轎子,送牧公出宮。”

方巖退下了,隨著他的離去,在場君臣都松了口氣,這個前朝重臣元老的氣場實在太強大,有他在,大家連話都不敢隨便開口,不然說錯一句話,被這老家夥抓住了劈頭劈腦訓一頓,那也實在沒意思得很。

望著方巖的背影,仁興帝笑:“牧公老而彌堅,氣勢不減當年鎮守荊襄之時啊。難怪當年北軍望之生畏,聞坐地虎之名而喪膽。今日,朕算是領教了。”

“陛下敬賢愛老,此乃美德。但以微臣拙見,卻也不能太寬縱了那些老臣了。陛下不好美色,不貪奢糜,宵衣旰食操持國政,宮用簡樸,賢君之名,天下聞之。現在不過是在勤政之余,泛舟垂釣一番罷了,方某卻倚老賣老,口出無狀,竟把陛下跟那亡國敗君並論——倘若不是陛下寬宏,依著微臣,方某人一個大不敬罪是跑不掉的。”

“哎,遠志,休得胡言。牧公是先帝留給朕的重臣元老,朕理應敬之。何況,國有諍臣,其國不亡,這點胸懷雅量,朕還是有的——你匆匆過來,該是北府那邊有事吧?”

蕭何我躬身:“陛下明鑒,有幾個消息要跟陛下您稟報的。”

“你說吧,朕聽著。”

“是。第一件事,樸立英已經明確拒絕我朝招降。他宣稱忠於北魏,身為大魏貴族,寧死不降吾大唐——微臣無能,有負陛下重托,請陛下恕罪。”

聽到這消息,李功偉並沒有顯得失望,他淡淡道:“樸立英本身是鮮卑貴族,又得皇室信任,他不肯歸降吾朝,這並不稀奇。但北府可查探清楚了嗎?現在鮮卑慕容與鮮卑拓跋內訌,兩家之中,樸立英是傾向哪邊的呢?”

蕭和猶豫了下:“陛下,樸立英為人謹慎,對於北魏的內戰,他一直沒有表明態度。但根據我們在江淮鎮中一些內線的報告,微臣揣測,樸立英本人該是傾向拓跋家那邊的。”

李功偉點頭,他凝視著波光粼粼的水面沒有做聲。

蕭何我做出的判斷,與他是相同的。提拔重用樸立英的是北魏的景穆帝,但景穆帝被慕容家所弑,所以,從報恩的個人感情上來說,樸立英本人該是傾向拓跋家的。倘若要出兵助戰的話,他應該會幫助拓跋雄。

只是,樸立英顧及大局,他知道,倘若連江淮鎮也揮兵北上參與到這場內戰中的話,那大魏的國門就對著南唐敞開無阻了。而且,在先前的戰事中,拓跋雄的邊軍一直是占據上風的,是以樸立英也沒必要參戰,只需觀望等待就好。

“但現在,慕容家已經是占據了上風,形勢已經跟當初大不一樣,樸立英還會繼續觀望下去,眼睜睜地看著拓跋家最後的余脈覆沒嗎?”

蕭何我沒有答話,他知道,這並不是仁興帝在向他問話,而只是仁興帝在自言自語罷了。過了一陣,卻見年青的皇帝霍然起身,朗聲道:“北府要想辦法,想辦法促成樸立英北上助戰——只要江淮鎮北上,我軍正面就毫無阻礙了。”

“遵命,陛下。微臣會竭力而為。”蕭何我躬身答道,他說:“但這件事,怕是不易達成。樸立英是北虜的宿將,身經百戰,意志堅定。我們的人要說動他,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遠志,朕來幫你出個主意:要說服樸立英的,我們怕是辦不到;但我們可以誘導他。譬如,你們北府派人去洛京放出點風聲來,就說慕容家有意在擊敗拓跋雄之後召樸立英回朝,然後奪他兵權處死他,等這風聲傳入樸立英耳中,他自然就會心中不安,這時候我們再想辦法離間他與慕容家之間的關系,讓他感到危機已迫在眉睫,感覺慕容家在擊敗拓跋雄之後會對他立即下手——這只是有個思路而已,具體如何著手,你們北府是行家,應該比朕厲害。”

聽到仁興帝的指點,蕭何我松了口氣:不管陛下這主意靠不靠譜,但起碼有了個可行的計劃。自己只要照著這計劃執行了,對陛下也算有了交代,至於樸立英會不會上當,那就只有聽天由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