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第4/7頁)

“殿下……”身後傳來一聲。

明蘇怔怔地止步,回頭,看到鄭宓掀開了車門,她又擡了擡眼,遠處的長安城在斜照秋暉中恢宏壯觀,城頭上一個個挺身站立的將士,隨風獵獵的旗纛,還有城中那座皇宮,是她生長之地。

明蘇自然是想與鄭宓走的,可到這時,不知為何,一股離別悲切湧了上來。

她到底才十四歲,一朝離開生長之地,奔赴異土他鄉,難免不舍害怕。

“阿宓,我們去何方?”明蘇問道。

鄭宓看著她,過了一會兒,她從車上下來。

明蘇緊張,唯恐她瞧出她方才的片刻傷懷,誤會她不想同她一起走,忙道:“我只籌劃到你我出城,後頭的事卻還沒來得及想。”

鄭宓走到她身邊,也望向了那座城池,許久,她慢慢道:“殿下若是不舍……”

明蘇打斷了她:“別再稱我殿下了。”

鄭宓便說不下去了,明蘇對著她笑了一下,她心裏其實很亂,想要抱她一下,卻又不敢,於是她便低下了頭,道:“你喚我明蘇吧。”

阿宓從未喚過她明蘇,她其實很想聽阿宓這樣喚她,今後她不是公主了,殿下的稱呼自也不能再用。那麽,便該喚她一聲明蘇了吧。

鄭宓分不清心中情緒是何,自然不是恨了,她能放下一切隨她走,她已無法再恨她,卻也不是安心與她重歸舊好。

她只覺不妥當,隱隱有些懊悔,何必讓她與她一同逃竄奔波。

她是公主,數年之後,如今的事都淡了,便能依舊過她錦衣玉食的好日子。

何況她三歲啟蒙,十一年寒暑,苦讀不輟,學得滿腹經綸。

難道這些努力便統統白費了嗎?

她如今不悔,將來呢?

將來,明蘇若是生出悔意,她又拿什麽賠她。

袖子被扯了一下,明蘇道:“天將黑了,先走。”

鄭宓點頭。明蘇便轉身掀開車簾,讓她登車。鄭宓看得出來,她已盡力在克制了,卻還是在眼底泄露了她的沮喪。

鄭宓欲喚她名字,安慰她,卻始終開不了口。

馬車繼續前行。

她們稍作商量,決定離開官道,擇人煙稀少的小路走。

自官道衍生出的小路有無數,暫別管要去何處,隨意選一條,很好藏匿行蹤。

明蘇一路不停,直到天黑,她降下速度,小心看路,卻依舊未停下。

行出一個時辰,也不知到了何地,明蘇忽想起她們還未用過晚膳,她倒不餓,但阿宓必是餓了。

明蘇便有些急了,一面看路,一面留意道旁有無人家,可又前行了一個時辰,依舊無人家。

看來是尋了一條很荒僻的道路了。

鄭宓掀開車簾出來,坐到她身邊。

“外邊冷,你快進去。”明蘇說道,她一早便將自己的大氅脫下,給了鄭宓,鄭宓推拒不過,只得依她。

此時已過戌時,林間生寒意,鄭宓將大氅披到了她的身上。

“我不冷!”明蘇急道。

“聽話……”鄭宓只有一句話。

明蘇便不敢說了,可面上仍舊是急。

上了路才知,她們的準備有多不足,除了銀錢,幾乎再無一物。

天黑,僅月光照路,秋日的月總好似縈繞了一層霜,朦朦朧朧,不及夏日清亮幹凈。

那些許月輝連看路都勉強,更不必說看清另一人的神色。

不過哪怕鄭宓知明蘇著急想將大氅與她,也不會許的。

“三更將至,我們尋一處落腳。”鄭宓說道。

太冷,再趕路下去,必會受風寒。受了風寒便更棘手了。

明蘇答應。

她們走了一路,都未見屋舍,原想許是要在馬車裏度一夜了。可馬車不禦寒,且狹小,兩個人,恐有些窄。

又往前行了一刻,依舊未見屋舍,連間草廬都不曾見。鄭宓心道,興許當真要留在馬車裏了,這可不好辦。

正當這時,前頭黑乎乎地顯出一屋舍的輪廓。

這下可好了。

明蘇將車趕近,下了車,擡頭細細辨認,才知是一小廟。她們走入,裏頭黑漆漆的,沒有光。

“尋一尋香案。”鄭宓說道。

二人一同摸黑朝前走,直至被一桌子狀的物件攔住,便在上頭摸索起來。尋了許久,入手不少奇形怪狀的物件。

黑暗中摸到不只是何物的物件,總是使人畏懼。

明蘇已有些害怕了,可她不敢將懼意顯露,她知阿宓必是也怕的。

尋了許久,鄭宓忽然停下,她的面前一亮,明蘇的眼睛也跟著一亮,是火折子。

微弱光照亮香案,卻是些硬邦邦的饅頭。這饅頭不知放了多久,硬得如石頭一般,且還發黴了。鄭宓是想尋一蠟燭,可尋了半日,卻沒有。

“我們只睡一覺,明日早起趕路,不需蠟燭的。”明蘇說道。

鄭宓順著火折子的光,四下一看,見角落有片空地,還算幹凈,便領著明蘇過去,又將大氅鋪在地上,道:“你先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