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惡客臨(第2/2頁)

比如四輪馬車。

在壽州生產制造四輪馬車的車坊已經達到了四家,這四家都已經和大總管府簽署了保密協議,對於車輛的一些關鍵部件制造進行保密,確保制造技術不外泄。

同樣的情況還發生在壽州的造船業上,規模更大的造船廠在出現,而載貨量更大,操縱更方便的船只也在不斷湧現,這都得益於術法材官院的一些技術更新和推廣。

白木蘭完全被這一路行來的所見所謂給震撼住了,中原的繁盛程度遠遠超出她的想象,而商業文明帶來的沖擊力一樣讓她這個在草原上長大的女孩子充滿了憧憬,這樣的繁華景象,何時能在自己的故鄉出現?

尉遲燕姍和劉玬的感受也是復雜的,這種混合了多種心境的感覺讓她們很多時候都只能保持沉默,因為她們不知道該如何來面對這一切,尤其是這一切和她們日後的生活都息息相關。

……

江烽沒有在壽州逗留太久,形勢也不允許他在壽州多呆,他還去了一趟澮州,抽出時間來視察了澮州術法材官院,這是一個姿態,以示對術法一脈的重視。

然後便迅疾直奔楚州。

在楚州他出席了地方官府和士紳望族們聯合舉辦的宴會,安撫了楚州士紳一番,讓他們放下心來。

“前面就是高郵了。”

大船穩穩的在運河上行進。

隨著楚揚二州形勢穩定下來,運河迅速恢復了暢通,尤其是在樊良湖和白馬湖水匪反正招安之後,整個運河的通暢情況更好。

沒有了水匪的威脅,尋常船只和小船隊也可以安全的來往於楚州和揚州之前,甚至可以直接從揚州過楚州向更上面的泗州、宿州、宋州。

事實上雖然沙陀人控制了汴州,但是整個運河水道還是暢通的,甚至比大梁控制的時候更為寬松,從淮水一線物資可以輕松的運抵汴梁,而沿路的稅率基本上也沿襲了當年大梁的規矩。

在江烽看來,沙陀人氣勢已經開始向著大梁的方向在邁進,李存厚正有意識的要把一個遊牧政權轉化為一個農耕政權。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其實也是一個去胡化和漢化的過程,逐漸的接受漢人文明,沙陀人是真正在入夏則夏。

對於這一點江烽是很贊賞的,李存厚也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

要想在中原立住腳,原來在草原上那一套行不通,事實上在河東那邊也早就廢除了草原上那一套,只不過進入中原河洛之地,這種進化的力度還需要更大一些。

不過贊賞歸贊賞,江烽可不會給沙陀人那麽多時間,如果給李存厚十年八年時間來慢慢漢化,也許還真的要被他在中原站穩腳跟,江烽不可能給他那麽多時間。

就算是胡人要漢化,那也應該在自己手中來完成,無論是黨項人還是沙陀人亦或是契丹人,都應當如此。

這個重任,他義不容辭,也當仁不讓。

運河風光越是往南,越是能顯現出柔美的一面。

從運河兩邊連綿的藪澤和灌溉水渠就能看得出來,越是往南,水道縱橫的密度就越大,各種船只穿行如梭,而靠水而生的百姓更是把這條水道的用出去發揮到了淋漓盡致。

“郡王,過了高郵,可就離江都不遠了?”

尉遲燕姍是北人,乘船最初還有些不太適應,暈船,但是隨著時間一長,也慢慢適應了,她也是第一次踏足楚揚,尤其是揚州,名聲在外,煙花三月下揚州,沒有人能不被吸引。

“嗯,半日可到。”江烽笑了笑,“今晚就可以夜宿揚州,領略一下揚州的風情。揚州雖然還屬於江北,但實際上基本上和江南無異了,不過楚揚二州方入我手,揚州士紳也許還滿腹怨氣,未必歡迎我這個惡客呢。”

說到這裏,江烽就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對於這樣的惡客,他還是很樂意當一回的。

他來這裏本來也就沒有想要討好誰,而是要讓這些揚州士紳認清形勢,來討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