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南巡(第2/2頁)

……

江烽一行是六月十五離開徐州的。

從徐州南下,沿著官道抵達通橋。

通橋已經正式設縣,成為宿州的州治所在,而這裏也是一派繁忙景象,來自大梁那邊的大量士紳商賈都選擇了這一處新設所在作為落足地。

這些商賈士紳大多不是豪門大戶,而是一般的中小士紳商戶,選擇徐州和壽州在他們看來,可能要面臨哪些從汴梁、洛陽撤出來的大戶們的競爭擠壓,所以他們覺得在新設的宿州機會會更多一些。

而通橋處於徐州南下官道和運河交匯處,優越的地理位置也讓這裏成為最重要的一處水陸碼頭,可謂商機無限。

江烽一行從宿州下車轉而乘船,經運河直下泗州,再從泗州西進到壽州。

這一年多時間裏,江烽幾乎一直呆在北地,兗州、青州和徐州,然後還去了鄆州和曹州,更多的心思都花在了北方戰局上。

現在中原戰局趨緩,沙陀人對南陽一戰的局面逐漸形成,終於可以松一口氣,而北方對河北的攻略正在有條不紊的推進,而且有王邈坐鎮,江烽還是比較放心的。

壽州和澮州他都需要回去一趟,這兩地是起家之地,根基所在,確保這兩地局面的絕對穩固是必要的。

目前壽州刺史由梅氏一族推出的梅洛擔任,而澮州刺史則由張氏一族的張方出任,這二人雖然都出身大姓,但是卻都是大姓中的旁支,在家族中地位並不算高,但卻頗有威信。

正因為如此,經過考察之後,江烽才將二人擢拔到了這二州刺史位置上。

當然,去壽州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任務,那就是看望自己那個已經有四個月但卻一直未能見面的孩子。

之所以沒有讓周蕤帶著孩子來徐州,江烽也是考慮到自己在北地四處奔波,留在徐州的時間也不多,而周蕤帶著一個年幼孩子未必能適應北地生活,而且這個時代嬰幼兒的死亡率很高,這一路跋涉到徐州,稍不注意有個頭疼腦熱的,萬一出點兒啥狀況就不妙了,所以江烽只是讓周蕤帶著孩子到壽州住下來,那裏是自己的大本營,最為安全的所在。

至於許寧,江烽倒沒有太在意,許寧是一個很現實的女孩子,她很清楚許家和自己已經綁在了一起,周蕤和她沒有直接的利益沖突。

她需要應對的是諸如劉玬、尉遲燕姍這些世家女子,江烽也有絕對相信許寧早已經知曉尉遲燕姍和劉玬出現在自己身畔,也明白其中隱藏的意義。

所以如果許寧夠聰明的話,可能反而會刻意交好周蕤,把這個對她不可能產生任何威脅的女子拉到她自己陣營一邊,結成統一戰線,這才是智慧之舉。

有了一個孩子,江烽的心態也有一些變化。

之前還真的有些擔心自己的特殊來歷會不會有什麽影響,但現在看來,周蕤已經給了他一個安慰和證明,那麽只要辛勤耕耘,這些肥田沃土中,總還會有產出。

而對於臣下們來說,一個子嗣是絕對不夠的,誰也無法保證這根獨苗能不能順利長成人,夭折在這個時代才是慣例,而一顆獨苗能順利長成人才是少見。

“郡王,前面就是臨淮城了,泗州那邊,刺史大人和長史大人他們都已經在碼頭上迎接了。”顧濤小心翼翼的進得船艙來,報告道。

“不是讓他們不要來接麽?”江烽有些不悅,他不打算在泗州停留,因為時間實在太緊,而泗州那邊也沒有太多緊急事務,這種迎來送往最不為他所喜。

這種話題顧濤自然無法回答,只能尷尬的站在一旁,等待著吩咐。

江烽自然也知道這種事情也怨不得人,江烽自接掌徐州之後,還從未蒞臨過泗州,現在好不容易路過,還要在泗州住一晚,作為刺史、長史等地方官吏,豈有不來迎接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