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方略(第2/2頁)

現在的陳蔚已經能夠熟練的運用諸如“產能”、“鏈條”、“生產效率”等流行詞匯來闡述自己的工作了。

作為政事堂首座,本來他不該把這麽多心思放在這上邊,但是冶煉中心的確太重要了,可以說它關乎整個徐州的財政是否能夠支撐下去。

現在徐州的冶煉中心的地位和價值已經遠遠超過了也在不斷擴大生產規模的壽州黃瓷窯,哪怕是加上澮州的制茶業,也遠不及徐州冶煉中心帶來的收益,胡商們對徐州的信心更足了。

徐州冶鐵業、壽州的陶瓷業、海州的制鹽業、澮州的制茶業、壽州的造船業,這五大產業已經成為當下徐州最值得驕傲的行業。

海州的制鹽業也引入了新型曬鹽法,制鹽效率大大提高,這也脫不開術法一道的幫助,尤其是在幫助粗鹽精化上起到了關鍵作用。

無論是波斯胡商還是粟特胡商都對徐州的大規模冶鐵產業發展起來感到無比震驚,但是擺在面前的現實卻是一車接一車的生鐵生產出來,一部分送入冶煉工坊中則變成了各種鐵器,還有一部分則直接變成了精鋼。

這幾乎就是一爐接一爐的錢給燒出來,讓胡商們艷羨得眼珠子發紅,不過夜鷹嚴密的防範措施和嚴苛的連坐法確保了冶煉技術的保密,而胡商們對於實業也並無多大興趣,他們更感興趣的是獲得這些商品的特許專賣權,可以讓他們行銷到徐州大總管府外的各地,賺取超額的利潤。

“這件事情可以立即敲定,冶鐵中心是我們徐州大總管府未來的基礎,只有大量出產鐵料,才能支撐起我們未來與沙陀人和契丹人的戰爭,糧食和鋼鐵,這就是我們的底氣,糧食,我們有了壽州、廬州、濠州、滁州、和州、舒州,還即將有楚州和揚州,整個淮南出產的糧食足以支撐起整個徐州大總管府治下百姓所需,哪怕武寧、天平、淄青、平盧北方幾鎮再遭旱災,吾也有信心平抑住糧價。”

江烽顯得信心十足,“而徐州所產的鐵料也會滿足徐州大總管府治下所需,還會給我們徐州帶來豐厚的回報,這一點我們正在看到,而且未來從充裕的鐵料供應可以衍生出更多的產業,術法材官院正在對這些方面進行研究,我相信要不了多久,他們就會有成果出來。”

隨著冶鐵中心的出現,江烽也有理由和底氣給術法材官院提供更大的財力支持,這使得術法材官院的規模越發大了,除了搬遷到徐州的本院開始建造外,澮州的分院也一樣人滿為患。

從中原逃亡來的術法師們紛紛湧入澮州,蓋因這裏有最好的研究條件,徐州也能為他們提供他們需要的一切。

鄧龜年的影響力在汴梁和洛陽都發揮了巨大作用,整個汴梁的道藏齋的一切幾乎全數被徐州所接納下來,僅僅是這幾個月間,徐州的術法材官院(含澮州分院)就迎來了接近三百名方術士、術法師、方術師甚至術法宗師級別的人才。

見江烽又有即興發揮的跡象,陳蔚趕緊打斷對方:“郡王,還有第二件也是相當緊迫的難題,關於在北方四鎮諸州推開檢地事宜的規劃。”

這是一道真正的難題。

檢地之策當初在光澮壽三州推行就引起了軒然大波,但是那時候畢竟只有幾州之地,這三州的士紳當初也曾經和江烽較量了一番,但是在一番妥協之後總算是如願以償的推行下去了。

而那也是建立在一個前提之下,那就是蟻賊的肆虐造成了大量土地拋荒。

但現在在北方四鎮,像天平鎮和武寧鎮可以,但在平盧鎮和淄青鎮就有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