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戰火將熄?(第2/2頁)

“郡王決定要設立單州了?”楊恒眼睛一亮,“那宋城怎麽辦?”

“少問那麽多,按照這個意見撰寫命令,請首座和郡王簽批。”王邈笑著教訓道:“有些東西不用點太明,大家心照不宣,蔡州那邊也知道,我們需要分清楚我們的首要敵人。”

“北上的條件成熟了麽?”楊恒稍微遲疑了一下,“這一戰消耗很大,後勤部那邊反饋回來的消息,淮南那邊的糧價漲得有些厲害,無聞堂的消息稱民心也有些浮動,可能也很大量糧食北運有關系,儲備的糧食這樣下去恐怕很難堅持到夏收。”

王邈心中也是有些感嘆,打仗的消耗實在太大了,遠遠超出一般人的想象。

宋城這一仗打下來,大家都只看到了消耗了多少軍糧輜重和武器損耗,卻沒有看到大頭根本不是這個。

同等數量的夫子,人吃馬嚼,運輸起來的損耗,還有這一仗打下來上萬人的陣亡和傷殘,這都需要政事廳那邊予以撫恤,所以政事廳才會對打仗如此深惡痛絕。

這宋城一戰其實他不是很主張狠打,但是他也知道如果不打這一仗,許多事情更難處理,所以不得不打,但現在打下來,消耗太大,無論是糧草輜重還是武器箭矢都消耗太大。

雖然徐州看起來地盤遼闊實力雄厚,但是像兗鄆沂和平盧諸州的地盤距離轉化為實力還差得遠,也幸虧平盧鎮還有些積攢,被搜羅來,所以才能讓徐州這邊敢打這一仗,但這一仗打下來,再要想北征或者南進,就撐不住了。

但是無論如何,地盤的擴大,都是好事。

人口,土地,出產和礦產,資源,這些都是實打實的,最終都能轉化為戰爭潛力,而這時未來徐州爭霸天下最需要的,現在卻是取這一塊的最佳時機。

這就是江烽和王邈所看到的,而許多人卻囿於自身眼光,只看到眼前的利益。

也許在短時間內,像兗鄆沂和平盧諸州看起來都更像是包袱和拖累,而不能對徐州大總管府帶來實質性的益處,但這種看法是在太淺薄了。

且不說有了平盧和兗鄆沂諸州給整個徐州和淮南帶來的戰略縱深有多麽大的意義,只想想為什麽吐谷渾人現在會如此熱心?

如果沒有控制兗鄆沂和平盧鎮,徐州的影響力如何滲透到河朔?如何左右得到沙陀人?

做不到這兩點,吐谷渾人憑什麽這麽便宜的價格出售戰馬給徐州?又憑什麽這麽眼巴巴的希望和徐州結盟?

還有,朝廷有怎麽可能對徐州如此低聲下氣?

你沒有這份實力,朝廷憑什麽會把這麽多頭銜加諸與你,憑什麽對你的各種舉動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甚至還主動為你提供大義?

兗鄆沂和平盧諸州的現狀的確不好,甚至徐州泗州和海州的情況也不是很好,這個不好,主要是指水利設施、道路交通遺留下來的窟窿太大,加上蟻賊對地方上的破壞,要恢復起來都需要投入巨大。

徐州這邊還算是有些底子,加上與淮南一水相隔,自然條件也不錯,所以恢復起來要容易一些,但兗鄆沂和平盧諸州情況就不同了,沒有三五年的大投入建設,根本派不上用場,也就是說三五年內,這兩塊地盤都基本上是投入和產出都是不相稱的。

除了錢量財物上的投入外,更讓江烽頭疼的還是對這幾個地方的“改造”,要把兗鄆沂和平盧諸州“改造”成為自己的基本盤,讓這兩塊地方成為自己未來爭霸天下的根據地。

不僅僅錢糧,還在於整個政權結構的“改造”,要讓這些地方的士紳死心塌地的跟自己捆在一起,要讓他們的利益和自己一致,這道題相當難做。

在這個問題上,江烽和陳蔚、崔尚、楊堪、王邈以及楊勛、王煌、杜拓、嚴序等人交過底,讓他們明白自家的野望,當然程度不完全一樣,但王邈無疑是交底最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