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反撲(第2/2頁)

這還是在蔡州軍有準備的情況下,分部撤退的結果,如果硬杠,也許能給徐州軍帶來更大的損失,而相應的,蔡州軍損失會更大。

敵人的步軍如同水銀瀉地一般沿著中央突破的缺口不斷向前滾動,徐州軍的進攻兇悍但不冒進,他們總是幾部相互策應著向前推進,一旦發現側翼有敵,那麽進攻速度立即慢下來,而形成一個半弧形包圍圈來進行絞殺,或者迫使敵人撤離,再進行追殺,這種方式極為高效。

不過己方也做了充分準備,要演戲就要演像那麽回事,這個放開的缺口夠大,拋出的誘餌也足夠誘人,所以徐州軍的進度在不斷的提速,從前線斥候傳來的消息,起碼有超過四個軍的敵軍已經穿越了前面這個缺口,正在向西門城墻逼近,而還有兩個軍步軍尾隨其後,以及大量的器械也在陸續跟進。

向外部擴展的戰事也在進行,十分激烈,但是卻又在緩步的向兩翼擴張,就是要給徐州軍以一個這樣的跡象,那就是蔡州軍有些撐不住了。

的確如此高烈度的戰事,加上徐州軍各方面的優勢,以及給蔡州軍帶來的巨大傷亡,給人的感覺是蔡州軍似乎撐不住了,也許會直接撤出宋城了。

徐州軍的表現還是很謹慎的,前方突擊力度雖猛,但是後續跟進的步兵數量也不少,這也能保證他們在向前突擊的時候哪怕遭到兩翼的夾擊,也能有足夠的時間來調整。

應該說這種想法很符合常理,但是對於蔡州軍來說,這就是機會。

袁懷慶也是孤注一擲了。

擋在正面的只有他自己率領了三個軍,前期是分步後撤,到了要靠近逞強這一段,那就要堅決抗擊,要死死拖住,讓徐州軍認為這就是己方最後的抵抗力量,使得徐州軍要把主要兵力都用在這上邊來,放松兩翼的戒備力量。

袁無敵、袁懷方、趙統、袁文樑甚至袁無畏,以及其他各家精銳,都被以營或者都為單位,布設在兩翼的後方,先期要聽憑徐州軍的擴張,不做反擊,要一直等到徐州軍的沖擊銳氣慢慢消失,攻防兩方之間進入僵持階段,才來發起最後的反擊。

現在這個時間節點越來越接近了。

趙統的心跳得越來越急,手中鎏金镋的握柄滲出汗來。

他不是沒上過陣的雛兒,但是像這樣的戰事也還是第一次遭遇,而且這一戰將決定蔡州在宋州在中原的地位和勢力漲消,稱之為決定性一戰不為過。

在趙統對面的一千五百步外,袁文樑一樣有些不爭氣的伏地屏住呼吸,看著徐州軍正在從自己正前方向前推進。

防守前方一所宅院的哨塔已經被敵軍的投石車摧毀,雙方在院墻處展開了激烈的攻防,雖然埋設的術法陷阱和禁制給徐州軍造成了一些麻煩,但是卻難以改變大勢,蜂擁而來的徐州軍如同瞞過堤壩的洪水,慢慢將眼前的各處湮沒。

徐州軍的進攻效率很高,而且並非像想象的那樣魯莽冒進,但是他們這種幾個隊抱團的攻擊方式的確給蔡州軍造成了很大的傷害,每一處原本認為是相當堅固的防禦點,都被這樣像鑿子一樣鑿開,然後迫使守衛的蔡州軍以一種不利於自己的方式出來接戰,然後再用優勢兵力碾碎,這讓袁文樑看得睚眥欲裂,卻又無可奈何。

他不敢加入進去,一來任務在身,二來就算是投入進去,在一旁虎視眈眈的強弩隊、術法師都能迅速做出反應,自己這兩個營兵力也許能給對方造成一些傷害,但是卻會很快淪為對方的獵物,在沒有發出致命一擊的勝負手之前,他必須要隱忍。

而這一刻相信不會太久了,他們現在就是等著敵軍的銳氣被這樣連續不斷的進攻慢慢消磨到最低點的時候,那就是蔡州軍的機會。

只要最後一擊,那就能決出勝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