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領先(第2/2頁)

他這是內心話。

由於在平盧鎮中擔任主將,雖然在武道修為上從未停步,但是平盧鎮這幾年來戰事不多,即便是有也是小打小鬧,哪裏輪得到他這個主將出手?

進入小天位境界之後,大家都知道就不完全是靠苦修能實現突破提升的了,更多的還是要在生死之間的砥礪尋求靈感和緣法的碰撞機遇了。

他曾想過去東海獵龍,但是那也是可遇不可求,雖然東海和烏湖海一帶也曾有青蛟、炎龍出現過,但是多是漁民以訛傳訛,荒廢旬月也無所得,所以真正靠譜的還是要和同水準的強者生死對決,才能獲得突破的機遇。

像同僚之間雖然也有實力相當者,亦可切磋一二,但是非生死大敵,無論怎麽對決都難以達到那種徹底釋放自我的境界,所以很難以這種方式來實現,只有真正的敵人,要以全副身心的投入到擊殺對方的狀態中,才能有此可能。

“呵呵,都督如此期盼,想必那袁無為也會覺得榮幸了。”柴永策馬趕上,“斥候報稱袁軍人馬大概也在五六軍之間,先鋒必是袁無為,若是沒有意外,我估摸著我們入東門,他們怕也會抵達南門外,若是無聞堂所策劃者能安排一二在南門外阻攔,未必不能敵於城門外。”

“未必,我等能想到的,蔡州只怕也能想到,或許他們亦有安排。”劉延司不敢那麽樂觀,“也許我們到東門外,卻能看到抗拒我軍的情形。”

“哼,若是那般,就莫怪我們大開殺戒。”柴永臉色一冷。

想也能想到,阻敵者必是依附於宋城士紳大姓者,無聞堂會以此手段來阻蔡州軍,而蔡州方面當然也會用同樣方式來對付徐州軍。

對於淄青軍來說,這未必是壞事,宋州這等膏腴之地,本身在大梁治下承平已久,豪紳望族盤根錯節,若是淄青軍一來,這幫士紳便盡皆歸附於麾下,日後如何來找借口來清洗一批?

不要把徐州(淮右)的士紳想得有多麽高尚,老虎都要吃人,士紳支持郡王西政北伐,自然也是有想法的。

兗鄆沂和平盧鎮的歸附帶來了一些利益,但是這遠遠不夠,一是平盧諸州和兗鄆沂三州本身條件就不算好,加上多年災荒,殘破不堪,大批民眾流離失所,二來北地本身士紳力量就較為強大,尤其是鄉間以宗族勢力為核心的情況更為突出,要想拔除這些勢力,沒有合適的理由就不便,而且容易受到反彈。

若是宋州境內有一批附從於蔡州的士紳,那無疑是自己給淄青軍送上的刀把子,正好鏟除一批,為那些給徐州軍北征西進提供了莫大支持的士紳商賈,風險本身就要和收益成正比才會長久,否則就算是江烽再有人望,也沒有誰會一而再再而三的替你出錢出糧賣命了。

總要清理一批雜草,才能為新點的麥子提供生存的空間才對。

聽得副手話語裏寒意森森,劉延司倒也不以為意,軍人就還是應當純粹一些,參與這些事務的,就不應當考慮太多。

“倒也無需擔憂過甚,宋州歷來就是郡公關注之地,想必無聞堂也該在宋州下過許多工夫。”

劉延司雖然進入淮右體系時間不長,但是也知道無聞堂的名聲,雖然這個部門不顯山露水,外界甚至連其名都未必清楚,但是作為軍方高級將領,他自然清楚這樣一支力量在作戰中發揮出來的作用。

可以說每一場戰事的前期準備摸底,確定方略的依據,做出方略的判斷,大多來自於無聞堂各方面的情報收集,而非單純軍事上的消息,這恰恰是各家藩閥最欠缺的一點。

劉延司也是慢慢猜體會出淮右體系在各方面與其他藩閥的不同,相較於在軍事上重視程度,淮右更重視綜合性的力量,也許這就是淮右能不斷取得勝利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