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探底(第2/2頁)

見江烽只是搖頭不語,李瑾心中卻是一凜。

她想起了前年江烽離開長安時就曾經和她提及過,要小心楊文昌,朝廷當果斷拿下興元府。

當然要想拿下興元府不是想拿就拿的,朝廷的情況也不允許,但當時江烽就要已經指出了楊文昌有不軌之心,足見江烽對關中形勢也有深刻的見解。

而後自己也曾問及過一些人,談到了山南西道形勢,但是沒有人當回事,一直到楊文昌與吐蕃之戰中勝出,迫使吐蕃求和西遷,朝廷才開始意識到楊文昌勢力的膨脹,可惜已經有些來不及了。

“二郎,莫非你覺得楊成方要步楊文昌後塵?”李瑾小聲問道,聲音只能有身畔幾人聽得到。

“呵呵,殿下,不是步楊文昌後塵,而是他們本來就是同姓,當然你們可能覺得楊復光、楊復恭他們本來就是閹人,這些所謂後人本來就沒有血緣關系,但是他們可不這樣認為,共同的出身和家世把他們捆到了一起,若是楊文昌和楊成方聯手,關中情況恐怕會非常糟糕。”

江烽也知道自己這個觀點未必能獲得這些人的認同,因為楊成方的表現實在太好了。

在南陽劉同出兵藍田表現出要幹預黨項人威脅關中的意願時,楊成方可是一力支持,雖說實力差了一點兒,但是搖旗呐喊的聲勢還是造足了的,而且把武關大開,商州更是對南陽如無人之境。

可是那是對南陽,不是對朝廷!

像楊文昌和楊成方這些人,尊重的是實力,而非朝廷這個虛名,或許他們會為了自己的目的而與你虛與委蛇,但是在真正關乎關鍵利益的時候,他們就會毫不猶豫的撕下面紗,露出猙獰面目。

可朝廷這幫人自我感覺太好,就連李瑾也是如此,自己已經提醒過她多次了,可他們從來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這讓江烽也很是無語。

也許該和郭韜好好談一談,畢竟朝廷對自己還是很有用的,失去了這個大義名分,會很可惜,但江烽不希望朝廷搬到自己地盤上來。

現在不是漢末,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事情對北方胡人無用,而且關中士族實力太強,自己現在還駕馭不了。

“郡公是不是把人心想得太惡了,楊成方和楊文昌不是同類人,楊文昌是披著羊皮的惡狼,楊成方卻一直心向朝廷,此次我們使團東來,楊成方也甚是禮遇,還與某說,希望能與徐州多有往來……”

另外一個男子插言,是韋家子弟韋端。

關中武將家族中以五大家族位尊,徐、尉遲、薛、韋、郭,文官家族中長孫、杜、魏、房四家為首,還有諸如高家、屈家、殷家、虞家、褚家、婁家、陸家、李家等,經歷了數百年數十朝,大唐從淩煙閣時二十四功臣世家,歷代君王均有興起的新興家族,但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能夠留存到現在還能屹立不倒的,不能不說都算是有些底蘊的了。

韋端是韋通的子侄,江烽對韋通印象頗好,所以對韋端也算禮遇。

“呵呵,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才欲待七年期。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下士時;向使當初身先死,一生真偽誰復知?”江烽似笑非笑,“吾以為樂天公的這首詩意味深長。”

李瑾臉色復雜,而尉遲燕俠和韋端都對江烽這番話有些不以為然,覺得這是江烽在找借口,不願意向長安輸糧。

江烽也看出了對方的心態,搖搖頭,“當下糧貴,不過吾願敦促糧商從壽州、舒州、廬州購糧運往長安,不過某倒是希望中原戰火能早熄,若是能走運河,那就能節省許多啊,糧價亦能降不少。”

終於還是到了這個話題上,中原戰火早熄,嘿嘿,難道徐州就這麽眼睜睜的看著中原戰火燃燒而袖手旁觀?這是你想不摻和就能不摻和的麽?

無論是尉遲燕俠還是韋端他們都不認為徐州能置身事外,只是江烽想以什麽樣的一種方式介入,這才是他們最關心的,也是他們此次來徐州的目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