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評估,所圖(第2/2頁)

不是說徐州軍的攻城器械和遠程打擊武器獨步天下麽?這正好可以用在楚揚二州這等雄城上,十萬蟻賊之所以打不下山陽,不就是因為其缺乏攻城器械麽?

獨步江南淮南的步軍,加上獨步天下的攻城器械和遠程打擊武器,取下楚揚二州正當時啊。

郭韜陷入了沉思。

雖然他認為徐州軍具備了和晉軍對抗的實力,但僅僅是具備了實力而已,晉軍現在的氣勢正盛,再加上東北的契丹人也在厲兵秣馬,一旦南下,二胡聯手不是沒有可能。

他甚至也擔心像南陽和蔡州這等已經和沙陀人開始勾勾搭搭的勢力,日後會不會也與沙陀人聯手對付徐州境內,這不是沒有可能,或許南陽和蔡州內心深處敵視胡人,但是在特定情況下,為了各家的利益,他們一樣可能在背後捅刀子。

從這個角度來說,郭韜是真心實意的替江烽在謀劃了。

……

就在郭韜和麾下軍官探討著徐州軍的戰鬥力問題時,江烽卻是格外輕松愉悅的陪同著李瑾一行人遊覽徐州的街景。

雖然徐州落入江烽手中時間並不長,但由於徐州未經蟻賊戰亂,加之江烽拿下徐州時也算是和平解決,所以整個彭城內也是基本得以保全,所以街景規整,隨著整個徐兗地區局面的穩定,流入的流民的數量雖然還不少,但社會治安狀況卻又已經安定下來了。

這也有賴於出任徐州刺史的楊勛。

楊勛擔當多年濠州刺史,在徐州亦頗有聲名,出任政務廳參知政事兼徐州刺史之後,也是嘔心瀝血,對地方士紳望族安撫十分得力,可以說徐州大安楊勛功不可沒。

只是楊勛年齡偏大,加上北上之後勞累過度,身體也有些不太好,已經提出了辭呈,希望可以單任政事廳參知政事不再兼任徐州刺史,這也讓陳蔚頗感為難。

徐州刺史這個職位不是隨便什麽人都能坐的,尤其是現在江烽已經上書朝廷設立徐州大總管府,統攬軍政事務。

誰都知道京官難做,現在江烽設立徐州大總管府,徐州刺史也就相當於大總管府轄的第一京官,要協調好上下關系,威望和手腕,缺一不可。

現在還只能楊勛幹得下來,像蕭憲、郗曇、費牧等人都還不太合適,所以現在陳蔚還只能勉為其難的請求楊勛繼續擔任一段時間,讓本來準備出任齊州長史的王樸來出任徐州長史,讓楊勛帶王樸一段時間,看看王樸能不能接任楊勛的徐州刺史一職。

“漢高祖,沛人,屬徐州;項羽,下邳人,近徐州;劉裕,彭城人;朱溫,碭山人,近徐州。可見這徐州人才輩出,乃英華之地。今日一觀,果然不負盛名。”漫步前行,尉遲燕俠漫聲道。

“尉遲二兄所言甚是,只是徐州亦被稱為兇地,自漢以來,歷朝徐州都是戰亂之地,北上南下,西進東出,盡皆會戰於徐州,徐州士民實苦不堪言。”江烽淡淡的道:“某甚是敬重時酆,能遺愛於民,非常人能所及。”

尉遲燕俠此次前來也是花了一番心思。

李瑾邀約規模尉遲燕姍一行,尉遲燕俠之前並未考慮過也要隨行,而後叔父尉遲無病和兄長尉遲燕客都力主尉遲燕俠隨行,並專門交付了任務,尉遲燕俠這才發現這一次隨行的使團規模如此龐大,甚至幾大公卿家族中均有子弟參加。

雖然對家族如此看重徐州一行有些覺得小題大做了,但是尉遲燕俠還是遵從了家中的意思,與尉遲燕姍一道東行,這一路走來所見所聞也逐漸讓尉遲燕俠意識到自己這一趟來果真是有意義的。

在關中當井底之蛙,難以一窺天下之大,真正走出了關中,你才能感覺得先前的目光短淺。

自己能看到,想必同行的其他家族子弟一樣也會有所收獲,現在到了目的地,郭韜他們自有朝廷的想法,各家族恐怕也會有各家的意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