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觀軍(第2/2頁)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自己治下為這些軍將士卒們提供了一個最穩定的保障,這是根本。

當兵吃糧這句話不是簡單四個字,放眼天下,有幾個藩閥,尤其是北方,能做到這一點?

感化軍和泰寧軍不去說了,吃空餉,克扣兵糧,那都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平盧軍也好不到哪裏去,幾乎沒有哪一個軍鎮不這樣,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但江烽從固始軍開始,就堅持了這一點,寧缺毋濫,寧肯兵精而少,也不輕易擴編而導致無法保障。

郭韜的確在仔細觀察著這支軍隊,騎兵滾滾而過,緊接著就是步軍徐徐而來。

步軍是淮右左軍原來的底子,連過三軍皆是,這也是江烽的當家軍隊,大多是由當年潁亳流民青壯征募而來,在經歷了徐州之戰和青州之戰後,這些軍隊已經成為可以擔當大任的主力了。

雖然在袍服上尚不統一,但是郭韜也知道能做到這一步已經很不容易了,尤其是創新的臂章也是頗讓人開了一回眼界,讓郭韜嘖嘖贊嘆不已。

當然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還是武寧軍表現出來的穩定士氣和勃勃英姿,無論是騎軍還是步軍,都當得起雄兵一說。

……

“如何?”郭韜端起茶盅,抿了一口。

這等據說是從壽州這邊流行開來的泡茶法,現在在關中也是大行其道,士紳望族們都愛上了這種更為簡便卻更能將茶香馥郁發揮出來的品茶方式,郭韜也不例外。

“同知院大人,若是彭城郡公麾下皆是此等雄兵,當是可與河東爭鋒。”坐在下首的一名身著便袍但明顯是個武人的角色沉吟著道。

“屬下著重觀察了武寧步軍,其士卒步伐有力,臉膛雖有風塵之色,但卻紅潤飽滿,這足以證明這些士卒飲食有序,保障無虞;其橫刀質量亦佳,遠勝梁兵,長矛矛頭鋒銳,乃百煉之鐵……”

“還有呢?”郭韜捋了捋頜下胡須。

“鞋履一致,當是統一配備,什長以上軍官護膝護肘皆有,怕是沙陀騎兵都難以完全配齊……”

“都頭和副都頭一級的軍官皆有天階水準,營指揮使這一級軍官當在洗髓、結體水準,個別者已踏入天境,單以此論,便不輸於南陽和蔡州精銳……”

“屬下察其騎兵,其實力略有差異,第一軍騎軍戰力最強,據悉為平盧騎軍轉來,未曾整編,當是平盧騎兵精銳,另兩軍騎軍實力略遜,但亦是不弱,戰馬皆是精壯健馬,只是訓練配合略有差異,其馬槊配備量,在中原諸藩中絕對居於前列,梁軍亦是不如,唯晉軍略勝之,但晉軍在槊頭的長度上遠不及,且盔甲配備上也弱於武寧軍……”

“哦?”郭韜微微動容。

江烽步軍實力郭韜是有所耳聞的。

蟻賊圍城固始那一戰便打響了江烽麾下步軍的名頭,而後蔡州數倍於固始軍圍攻固始,仍然未能討得好,狼狽而歸,更是將澮州步軍戰鬥力展現得淋漓盡致,之後攻壽州,戰潁州,再後的符離之戰,以至於到青州之戰,終於奠定了淮右步兵的威名,但若是說騎軍僅次於晉軍,就不能不讓郭韜震驚動容了。

馬槊不是隨便配備的。

第一,能使馬槊本身就對騎兵個人素質要求極高,臂力、腰力都有更高的要求;第二,由於馬槊在具裝騎兵對抗中的特殊功效,使得其極易被對方環刀類武器劈擊是槊杆被砍斷,所以對槊頭延長也是一個趨勢,這也意味著用鐵量大大增加。

一個加長的槊頭用鐵量往往相當於三倍甚至四倍於尋常的矛頭,這是一般軍隊無法承受得起的,但武寧軍居然敢這樣奢華的大量用鐵?

郭韜他們有所不知的是,當徐州冶煉中心的第一爐鐵正式出爐時,後勤部就立即下達了一萬枚加長型槊頭的訂單。

冶鐵鍛造中心的規模迅速擴大,也使得武器加工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武寧軍的騎軍就是在沂州進行了換裝,新換了加長型的馬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