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接戰(二)(第2/2頁)

在鼓聲一響起的時候,長身而起的姚孟舉目以往,在第一時間就覺察到了情況不對。

首先這一次淮右軍的鼓聲與前幾次不同,雖然聲音不大,但是卻蘊含著力量和鏗鏘;其次,盾車也動了起來,而且和前幾次不同的是,全數齊動,整齊劃一,這顯然是有備而來;再次,這個時候本軍士卒都有些疲鈍了,這正是最容易為敵所乘的時候。

所以在一發現異常之後,他便立即命令親衛責令敲擊金鐘,這是意味著敵襲的警告。

還好,雖然被敵人的疲兵之計弄得有些困頓遲鈍,但是在金鐘一響之後,士卒們都意識到了這一次是真的敵襲了,都急匆匆按照各自區域迅速就味,只是這一頓飯怕是沒得吃了。

果不其然,敵人陣營如同被捅了的馬蜂一樣,迅速躁動起來,立即就演變成了三個攻擊鋒,向前加速前行,撲了過來。

盾車的速度也遠勝於上午遮掩民夫時的速度,而後緊隨著盾車在後的就是次第的沖城車、雲梯和鉤車,當然還有簇擁在其後蜂擁而來的淮右軍士卒。

攻城戰終於打響了!

柴永無聲無息的跟隨著著孫程帶領的左營疾步而行,高聳的車盾將大半前方天空遮掩,砰砰聲不斷響起,伴隨著車盾的不斷搖晃。

雖則盾車的不斷提速推進,很快就有盾車被擊碎了,車盾落下,立即就有士卒迎上,舉起手中盾牌構築起一道最簡陋的防禦線。

這道防禦線雖然在抗禦石彈和大弩時毫無作用,但是在抵禦尋常箭矢卻能發揮作用。

當畢竟到只有一百五十步時,盾車的速度在士卒們的推行下更加迅猛,而後緊隨其後的雲梯車、沖城車、鉤車也都開始加速跟進,這些都是攻城的必備器械。

柴永目光淡然,身旁的士卒不斷有人一聲不吭就倒下了,亦有人踉蹌臥倒,慘叫連連,還有人掙紮欲起卻不能,石彈、巨弩、箭矢,怕是有盾車遮掩,但在越來越近的距離中,迅速成為一道密織的死亡羅網。

不過,淮右軍並非毫無還手之力,伴隨著一台台投石機和重型弩車的停步開始發射,處於射程之外的淮右軍遠程打擊力量開始充分展現出它們在這方面巨大優勢。

哪怕是平盧軍有城墻高聳的優勢,有城樓和戰棚的抵禦,但在連續不斷的投石機和重型弩車的打擊下,已然處於下風。

左營的抵近到城墻下時,五百士卒起碼已經有近百人退出了戰場,傷亡甚眾,但他們的付出也非沒有回報。

淮右軍的石砲車威力已經大大超出了平盧軍的投石機,無論是石彈的重量還是射程,都不是平盧軍可比,而重型弩車的威力更是遠勝平盧軍的大型車弩。

對射的結果就是在短短兩刻時間裏,青州城頭就有七具投石車和三具車弩被轟然擊碎。

一旦攻城步兵抵達了城墻下,那麽青州城就將直面這種最慘烈和血腥的碰撞對決了。

柴永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擡起目光,舉起了陌刀。

身旁的鉤車搭鉤終於牢牢的鉤住了雉堞,這意味著,馬上就會有淮右軍士卒會沿著這種階梯式鉤車猛沖而上。

這種在一定程度上與沖城車有些相似的鉤車相較於沖城車尤其優勢,那就是更加靈活方便,推行速度更快。

鉤車上具有一定伸縮性的搭鉤也是經過了改良,而不像原來的搭鉤是固定的,具有伸縮性可以在抵近城墻是進行延伸,準確的掛住城墻垛口,而掛鉤乃是純鋼制作而成,相當鋒利,一旦鉤住,根本無法解開,而要用刀砍斧劈的話,這種純鋼打制的掛鉤卻非尋常士卒能斬斷的了。

轉過頭望向南面,賀人龍親自壓陣的前營也已經抵達了城墻下。

兩台沖城車和一具鉤車、一部雲梯車都卡在了城墻垛口上,士兵們開始呐喊著發起沖鋒,而城墻上的弓弩手也開始調整陣型,不在以遠程射擊阻敵,而要以射殺這些已經兵臨城上的淮右兵為首要任務了。

該動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