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上!(第2/2頁)

他們之前與朱茂雖然關系也不深,但是卻還是在一定程度依附和親近朱茂的,只不過的確是在這兩年兗鄆沂三州大旱,朱茂自家又不善於經營地方,使得泰寧軍無力再支撐下去,不得不分崩瓦解,朱茂自家率親軍北上濟州了,他們去無可去,才歸附淮右。

當然這並不是說他們就對淮右懷有二心,淮右現在表現出來的氣勢格局已經不容得他們有二心,或者曾經還有些二心,也早就隨著淮右對泰寧軍的整合而消失無蹤了。

充裕的後勤保障,上佳的待遇,嚴密的架構體系,都不容得他們這些軍將再有二心你,甚至他們也知道,就算是他們這些高層武將有二心,也沒有能力對像營指揮使和都頭這些中低級軍官有說一不二的影響力了。

這些軍官已經被淮右所收買,當然,收買他們的不是某個人,而是淮右的這個體系格局,自然而然的將他們納入,而他們也自然而然的融入進去,而且與有榮焉。

這種情形下,他們也或主動或被動的成為其中一員,武將的作用被逐漸異化,也就是說,當你只有在戰場上時,為著一個目標前進時,你作為軍將的作用才會凸顯,而在其他時候,就會淡化許多了。

一句話,私軍化的現象被逆轉了,或者說這支軍隊只能是彭城郡公一個人的私軍,而非其他任何人的私軍。

蔣壽喜是很聰明的一個人,他敏銳的覺察到了這一點,他也明白,如果不想被邊緣化,如果他還想要在淮右軍體系中有所寸進,那麽這一仗就是他最好的表現時候。

俞明真和郎坤都想要有所作為,他當然要不甘後人。

……

柴永看了一眼身後黑壓壓的這一片士卒,這是淮右左軍第三軍的將士。

在經過了幾番調整之後,由於樞密堂有意識的進行了打亂重編,淮右左軍已經不再是原來的淮右左軍那些人了,有幾軍編入了武寧左右軍,而同樣也有部分原泰寧軍和感化軍的部隊編入了淮右左軍。

這也是應有之意。

淮右左軍第三軍乃是原來駐紮在金鄉的泰寧軍賀人龍部為基礎重組整編而來,當時的賀人龍部只有不到一千八百人,能夠在朱茂如此苛待之下還能保持一千八百人的兵力,也算是相當難得了,所以也足見賀人龍還是頗得軍心的。

在此基礎上,賀人龍部增補了部分原泰寧軍打散整編的老卒,以及一部分新兵,整編為滿編的淮右左軍第三軍,仍然是賀人龍擔任軍指揮使,副使也沒有變化,已然是他的老搭档趙金國。

這一次出戰,淮右左軍第三軍將是第一波出戰的,這也是賀人龍爭取而來。

泰寧軍在兗鄆沂廝混多年,賀人龍也算是人精了,他很清楚這一次淮右席卷平盧已然勢不可擋,這一仗可以說是證明自己的最佳方式,日後他賀人龍和淮右左軍第三軍能不能一躍而起成為人上人,就要看這一戰了。

都知道平定平盧之戰關鍵就在奪青州這一戰,拿下青州,大勢便定,但青州不好拿下,這是一場血戰,但話說回來,如果不是血戰苦戰硬戰,又何以證明他賀人龍的本事?

所以當柴永提出將會親自帶隊第一線時,賀人龍毫不猶豫的響應了,而且還憑著自己聲音大、氣勢足,搶到了這個機會。

“老賀,準備好沒有?”

“嘿嘿,副使,放心吧,某也是風裏來雨裏去打滾幾十年了,這條命誰也沒能收走,就等你的命令了。”賀人龍滿不在乎的緊了緊腰帶,手中一根粗大的獨足銅人早已經扛在了肩頭,“這一輪某跟隨副使一起上,下一輪再有老趙上,如何?”

“好!”柴永也很喜歡這家夥的爽利,雖然是個老兵油子,但是在關鍵時刻卻不含糊,一豎拇指,“那咱們倆就聯手來拿平盧軍開頭一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