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喜訊(第2/2頁)

周仰也讓手底下的人去打聽過,絕大部分流民都來自河北三鎮。

大旱加上契丹人的南侵,使得盧龍那邊漢人立不住腳,只能南逃;而成德軍治下則是因為地方官府的癱瘓,豪門望族勢力膨脹到了極致,大批佃戶過不下去,也只能南逃;至於魏博軍這邊,則是因為持續的戰亂。

這些因素加上淮右善待流民的名聲一傳出去,使得幾乎整個河北三鎮的流民都往這邊跑,甚至原來不少逃入大梁境內的流民都改道往這邊來了,蓋因大梁對流民也一樣是視若寇仇。

周仰是來過徐州的,但是他看得出來徐州比起之前自己來過的徐州並無太大的變化,這也意味著淮右拿下徐州並未經歷戰事,這是好事。

進入彭城之後,周仰才發現,徐州似乎比起之前更加繁盛了,這可能和人口增多有關系,因為流民南下中亦有部分是以為戰亂逃來的,而這些人中亦有不少薄有資產者,投親靠友者,便生活在城中,加上從淮南的糧食源源不斷的運入,保證了糧食供應,使得徐州一時間也熱鬧了不少。

先行歇下之後,周仰便讓周亢前往節度使府投貼拜會,但讓其很是郁悶的是拜帖投入之後,兩天都沒有任何音信。

第三天周仰實在忍不住,親自前往節度使府,但守門衛士只是讓他等候音信,未有任何明確答復。

周仰並不知道此時江烽早已經啟程去了沂州,青州之戰即將爆發,作為主帥他當然要親臨一線。

周仰通過在徐州的朋友打聽,才知道此時淮右(武寧)節度使府已經改組為政事廳和樞密堂,他一時間也不知道在見不到江烽的情況下,自己該去找何人。

淮右(武寧)節度使府中官員的構成讓他最終還是決定投貼拜會樞密堂的首座崔尚,在他看來,像崔尚這種出身大梁系的官員應該是和江烽利益最為密切的,因為他們在淮右本地沒有任何瓜葛,只能牢牢的擁戴江烽,這種事情他們應該是最關心的。

“你說什麽?”崔尚本來是不太想見這位舒州周家的二公子的,實在是軍務繁忙,青州之戰已經進入了最後的準備階段,雖然他作為戰略布置者只需要在後方運籌了,但後續的各種事務仍然讓他忙得腳不沾地。

茶杯落在地上,上好的壽州黃瓷盅跌得粉碎,崔尚猛然站起身來,連聲音都有些發顫:“你說周二小姐有喜了?是郡公的?”

看崔尚的表情,周仰便知道自己這一趟來對了,臉上卻是一臉苦澀:“崔大人,這對於周家來說,並不是什麽值得誇耀的事情,大人也知道……”

“嘿嘿,沒事,沒事,只要是郡公的,便是天大的喜事!”

崔尚心中大定,作為江烽麾下數一數二的心腹,他自然知道江烽在廬州的荒唐之舉,居然強占民女,哦,不,是強占罪官之婦,後來楊潯休掉了周家女子,他也知曉,沒想到這裏邊竟然有如此故事。

周家女子有喜,而且明確是郡公的,那足以讓大家心裏安穩不少,哪怕生下一女也無關緊要,關鍵是這說明郡公是有生育能力的。

郡公身邊已有三女,但是這麽久了都毫無動靜,這不得不讓大家懷疑是不是郡公身體有問題,這無疑是一個藩閥最大的隱憂。

現在周家女子有喜,那這個隱患便排除了,至於以後,無外乎就讓郡公在這方面多操勞一些,哪怕是擇人,也就是多選些能生養的女子伺候便是,廣種薄收也能有所收成不是?

“不知道郡公……”周仰見崔尚喜笑顏開,有些忘乎所以,忍不住問道。

“呃,唉,不瞞二公子,郡公現時不在徐州,怕是不能見二公子了。”崔尚這才回過神來,沉吟了一下道:“若是二公子無事,不妨在徐州小憩,估摸著要一段時間郡公也許就能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