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轉動(第2/2頁)

“有把握麽?”江烽相信王邈的能力。

“不好說,實際上某原來也曾經和成德軍不少指揮使去過信,有些還保持著聯系,有的則沒有回信,但一來成德軍非張處瑾嫡系的諸軍編制都缺額巨大,一個軍多則一千六七百人,少則一千一二百人馬,基本上缺額都在三分之一以上,有些軍甚至連一半都不足。”

王邈顯然也是有過接觸,並掌握了一些具體東西。

“前期因為考慮到正在對感化軍和泰寧軍進行整編,所以和他們的聯系少了一些,但看目前形勢,成德軍情況應該更糟糕,所以我覺得還是有些把握的,只不過能有什麽樣的結果,某心裏也沒多少底,不過某也想過了,未必要他們來投,只要他們願意出兵幫我們分擔和吸引青州守軍,我們可以采取其他方式來合作。”

“哦?”江烽心領神會,“利益交換?嗯,錢銀,還是糧草?”

“嗯,差不離吧,估計對於他們來說,糧草更實用,但是錢銀也少不了,糧草是用來養兵的,而錢銀是塞他們自家腰包的。”王邈目光變得有些幽深,“若是能讓他們配合我們攻打青州城,那是最好不過,但我覺得這幫家夥不會幹這種看起來似乎是吃虧的事兒。”

“試一試吧,不管哪種方式,都可以,不管什麽條件,都可以談,九郎,這件事情你去辦,糧草,金銀,珠玉,只要我們淮右拿得出來的,皆可,如果不足,我去找粟特人告貸!”

……

一旦做出決定,整個龐大的淮右(武寧)軍體系就像一個巨輪一般緩緩轉動起來。

王邈迅速帶人去了棣州和德州。

雖然成德軍現在猶如破落戶,但是破船也還是有三千釘,駐紮在棣州就有三個軍的成德軍,而在臨近的德州也有三個軍成德軍,總計兵馬也接近萬人了,如果能夠拉攏到一半,就能夠給淄州和青州北部造成巨大影響。

東海賊那邊是俞明真派人去的,雖然鎮軍力量不強,但是為了防止在關鍵時候出紕漏,東海賊這支力量還是要用起來,總能發揮一些作用。

但是最終還是要落在自己身上。

整個參謀部都動員了起來,王邈不在,臨時抽回參謀部擔任次座的張挺開始承擔起責任。

“張大人,淮右右軍第五軍已經抵達下邳、第六軍已經抵達宿豫,第五軍下船之後從下邳正在向沂水行軍,隨行夫子二千人……”

楊恒目光在沙盤上移動,一邊向正在沙盤隔壁大案上負手看著窗外的張挺報告,一邊將手中的情報遞給另外一人。

張挺一到位,就對江烽、崔尚和王邈的這一計劃提出了強烈的質疑,在他看來,要麽就不打青州,要麽就要以雷霆萬鈞之勢徹底拿下青州,不能有半點拖延。

而要完成這一目標,如果不能將青州守軍降到一萬以下,不能啟動這一戰事,就算是青州守軍降到一萬人,沒有四萬五千人,也無法獲得成功,甚至他還要求起碼要準備一萬兵力的預備隊,這意味著需要準備五萬五千人總兵力,這大大的超過了最初的預期。

他的這個意見也引起了一些爭議,尤其是楊堪的批評,但是張挺固執己見,而且據理力爭,最終說服了江烽和崔尚,同意從駐紮在淮南的淮右右軍抽調兩個軍北上,同時將學軍和原來準備駐紮徐州、兗州的三個軍抽調出來,用於青州之戰,取而代之的是從鄆州再抽調一個軍到徐州,取而代之的是正在鄆州整訓組建的武寧水軍來負責鄆州的防務。

從莊永勝軍中回來,楊恒就進入了樞密院參謀部,徐州一戰,他獲得了高度評價,莊永勝和盧啟明都對他評價極高,本來楊恒本人還想再基層軍中再幹兩年,從營指揮使開始好好幹一番,但是由於參謀部初創,王邈不顧楊恒的反對,強行將其抽調回參謀部。

而楊恒的密友蒙充則逃脫了“這一劫”,成功拒絕了王邈的招攬,而進入了武寧右軍,擔任武寧右軍第二軍後營指揮副使。